
【醫】 thermal death points
disinfect; sterilization; sterilize
temperature
【化】 temperature
【醫】 T; temperature
殺菌溫度(Sterilization Temperature)指利用熱能破壞微生物活性時所需達到的特定溫度阈值,是食品加工、醫療滅菌等領域的核心參數。其科學定義包含以下要點:
熱力滅菌原理
當溫度升至120-135℃時,高溫可使微生物細胞内的蛋白質變性、酶系統失活,從而實現徹底滅菌效果。該溫度範圍被廣泛應用于高壓蒸汽滅菌器中(參考:中國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醫療器具滅菌标準》)。
行業應用差異
國際标準對照
美國FDA要求低酸性罐頭食品殺菌溫度不低于121.1℃,該标準基于肉毒杆菌孢子的滅活數據建立。歐盟則通過EFSA設定乳制品殺菌梯度标準,确保李斯特菌等緻病菌6-log級滅活。
殺菌溫度是指通過加熱或其他方式達到特定溫度以滅活或消除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真菌等)的臨界值。其選擇需綜合考慮微生物耐熱性、殺菌效率及對物品的破壞程度。以下是詳細分類與解釋:
巴氏殺菌
高溫滅菌
超高溫瞬時殺菌(UHT)
微生物耐熱性
不同菌種對溫度敏感度差異大,如芽孢需121℃以上高溫才能滅活。
壓力與時間協同作用
高壓環境下(如15 psi),水的沸點升至121℃,增強蒸汽穿透力,提升殺菌效率。
産品特性
酸性食品(如果汁)可采用100℃以下殺菌,而低酸食品(如肉類罐頭)需≥121℃。
殺菌溫度需根據目标微生物、處理對象及工藝要求綜合确定,高溫高壓組合(如121℃)因高效可靠成為醫療和食品工業的黃金标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