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sectorial rate of investment
部門投資率的定義與經濟意義
部門投資率(英文:Sectoral Investment Rate)指特定經濟部門(如制造業、服務業、基礎設施等)在一定時期内,其固定資産投資總額占該部門總産出或增加值的比率。該指标反映部門内資源配置的傾向性,是衡量經濟結構轉型與産業升級的關鍵參數。其計算公式為:
$$
text{部門投資率} = frac{text{該部門固定資産投資額}}{text{部門總産值}} times 100%
$$
核心作用與權威解釋
經濟結構分析
部門投資率揭示不同産業的投資活躍度。例如,制造業投資率上升可能預示工業化加速,而服務業投資率增長則指向消費驅動轉型。世界銀行指出,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部門的投資率需維持在GDP的5%-8%以支撐經濟增長。
資源配置效率評估
高投資率部門通常獲得更多政策與資本傾斜,但需警惕過度投資導緻的産能過剩。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強調,新興市場的制造業投資率若持續高于20%,需同步提升全要素生産率以避免資源錯配。
政策制定參考
中國政府将部門投資率納入産業規劃,如“十四五”期間高新技術産業投資率目标為12%-15%,以驅動創新升級(參考《中國統計年鑒》2023)。
應用場景實例
權威參考文獻
注:以上鍊接為對應機構的公開研究領域主頁,具體報告可通過其數據庫檢索獲取。
部門投資率通常指企業或特定部門在一定時期内投資效益的衡量指标,其核心是評估投入與産出的關系。以下是詳細解釋:
部門投資率(或部門投資報酬率)反映的是部門利潤與投資總額的比例關系,用于衡量投資效率。 其計算公式為: $$ text{部門投資率} = frac{text{部門年利潤(或年均利潤)}}{text{投資總額}} times 100% $$
計算要素
應用場景
注意事項
宏觀層面的“投資率”通常指國家或地區資本形成總額占GDP的比重(如公式:$text{投資率} = frac{text{資本形成總額}}{text{支出法GDP}} times 100%$),而部門投資率聚焦于微觀經濟主體的效益,兩者計算方法和應用範圍不同。
若需進一步了解宏觀投資率或其他相關指标,可查閱國家統計局或權威經濟分析報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