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英文解釋翻譯、搔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claw; scratch
相關詞條:
1.tickle 2.snatch 3.scratch
例句:
- 他搔了搔手臂上被蟲叮過的部位。
He scratched his arm where he had been bitten by an insect.
- 那條狗使勁地搔癢一番。
The dog gave itself a good scratch.
- 别再搔癢了。
Stop scratching (yourself).
- 皮疹搔後會惡化。
Scratching exacerbates a skin rash.
專業解析
搔(sāo)是現代漢語常用動詞,其核心含義為用手指輕抓或刮擦物體表面,具體釋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礎釋義
-
抓撓皮膚
- 中文解釋:用手指輕輕抓或刮皮膚以緩解癢感。
- 英文對應:scratch(如:搔癢 scratch an itch)
- 權威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搔”為“用指甲或别的東西輕輕刮”。
- 例句:“蚊蟲叮咬後,切忌用力搔抓,以免感染。”
-
輕刮物體表面
- 中文解釋:用指甲或工具輕刮物體(如布料、紙張)。
- 英文對應:scrape lightly
- 來源:《漢英大詞典》(第3版)收錄此義項,強調動作的輕柔性。
二、古漢語延伸義
-
“搔首”表焦慮
- 釋義:抓頭動作,引申為猶豫、煩悶(如“搔首踟蹰”)。
- 英文對應:scratch one’s head(表困惑)
- 典籍依據:《詩經·邶風·靜女》中“搔首踟蹰”為經典用例,收錄于《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
通“騷”的文學用法
- 釋義:古文中偶通“騷”,表擾亂或詩文創作(如“搔擾”同“騷擾”)。
- 來源:王力《古代漢語》指出此類通假現象多見于先秦文獻。
三、常見搭配與辨析
- 固定搭配:
- 搔癢(scratch an itch)
- 搔頭皮(scratch one’s head,字面/引申義)
- 易混詞辨析:
四、學術與權威參考
- 詞典依據: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 吳光華.《漢英大詞典》(第3版).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0.
- 古漢語考釋:
- 王力.《古代漢語》. 中華書局, 1999.
-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商務印書館, 2005.
(注:因線上漢英詞典資源未實時關聯,以上引用均采用權威紙質文獻,确保學術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
“搔”是一個漢字,讀音為sāo,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 本義:用手指甲輕刮或抓撓。
- 例:搔癢、搔頭、隔靴搔癢(比喻做事不切實際,未解決根本問題)。
- 通假義:古同“騷”,表示擾亂、不安定。
二、古籍引用
- 《說文解字》:
“搔,括也”,即抓撓的動作。
- 《禮記·内則》:
“而敬仰搔之”,鄭玄注“摩也”,指輕撫或抓撓。
- 杜甫《春望》: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以“搔”描寫焦慮時抓頭的動作。
三、現代用法
- 日常場景:多用于描述皮膚發癢時的抓撓行為,如“搔癢”。
- 成語延伸:如“隔靴搔癢”,比喻未觸及問題核心。
四、常見詞組
- 搔癢(抓癢)
- 搔首(抓頭,形容焦慮或思考)
- 搔爬(抓撓皮膚)
- 搔動(擾亂,同“騷動”)
五、漢字結構
- 部首:扌(手部),表明與手部動作相關。
- 造字法:形聲字,從“手”,“蚤”聲。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或字形演變,可參考《說文解字》或《漢典》等權威典籍。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