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存儲器英文解釋翻譯、三維存儲器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分詞翻譯:
三的英語翻譯:
three; several; many
【計】 tri
【化】 trimethano-; trimethoxy
【醫】 tri-
維的英語翻譯:
dimension; maintain; preserve; thought; tie up
【化】 dimension
存儲器的英語翻譯:
storage; store
【計】 M; memorizer; S
專業解析
三維存儲器(3D Memory)是一種通過垂直堆疊存儲單元實現高密度數據存儲的半導體技術。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該術語對應英文"Three-dimensional Memory",核心特征在于突破傳統平面結構,采用多層立體布局提升存儲容量與能效比。
從技術實現層面,三維存儲器主要分為兩類:
- 3D NAND閃存:通過電荷捕獲層堆疊技術,将存儲單元垂直排列,單顆芯片可集成超過200層存儲結構(來源:《IEEE電子器件彙刊》技術标準文檔);
- 3D DRAM:采用矽通孔(TSV)技術實現存儲單元的三維集成,較傳統2D結構帶寬提升3-5倍(來源:JEDEC固态技術協會白皮書)。
該技術的關鍵優勢體現在:
- 存儲密度提升:單位面積存儲容量較平面結構增加8-10倍
- 功耗降低:數據傳輸路徑縮短使能效比提高約40%
- 成本優勢:垂直擴展避免制程微縮的物理極限
當前主流應用領域涵蓋雲計算數據中心(來源:IDC全球存儲市場分析報告)、人工智能加速器(來源:ISSCC國際固态電路會議資料)和移動終端設備。值得注意的技術演進方向包括混合鍵合技術(Hybrid Bonding)在存儲-邏輯層三維集成中的應用(來源:《自然·電子學》研究論文)。
網絡擴展解釋
三維存儲器(3D Memory)是一種通過垂直堆疊存儲單元實現高密度數據存儲的半導體器件,其核心特點在于突破了傳統平面存儲器的物理限制。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結構與原理
- 垂直堆疊結構:通過交替層疊導電層和絕緣層形成三維陣列,例如網頁提到堆疊結構包含核心區(存儲單元)和階梯區(連接線路),溝道孔垂直貫穿各層形成存儲串。
- 單元互聯方式:每個存儲單元通過溝道孔中的半導體通道連接,如網頁描述溝道柱貫穿堆疊層并與上下存儲陣列電連接,實現數據讀寫。
2.技術優勢
- 高集成度:單位面積内存儲容量顯著提升,網頁和網頁均指出其可堆疊32層以上,遠超平面存儲器的擴展極限。
- 成本與能耗降低:由于垂直空間利用效率高,單位存儲成本下降約30%-50%,同時減少芯片面積帶來的能耗優化(網頁、網頁)。
3.關鍵技術挑戰
- 深孔刻蝕工藝:隨着堆疊層數增加,一次性形成貫穿溝道孔的難度加大,需采用子溝道孔疊加技術(網頁)。
- 結構穩定性:高堆疊層數可能導緻層間變形,需引入虛拟溝道孔作為支撐結構(網頁)。
4.典型應用與發展
- 主流産品:3D NAND閃存是典型代表,廣泛應用于固态硬盤(SSD)、移動設備等。
- 技術趨勢:目前量産層數已達200層以上,未來目标向500層堆疊發展,進一步提升存儲密度(綜合網頁、網頁)。
5.與平面存儲器的區别
- 結構維度:傳統存儲器為二維排布,而三維存儲器利用Z軸空間,形成立體陣列。
- 性能對比:相同工藝下,3D存儲器的單位容量理論值可提升至平面結構的數十倍(網頁、網頁)。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流程或學術文獻,中提到的知網相關研究。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