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ternary truth table
三進制(Ternary):
指基于三種離散狀态(通常表示為 0, 1, 2
或 -1, 0, 1
)的邏輯系統,區别于二進制的兩種狀态(0, 1
)。在計算機科學中,三進制可提升信息密度與計算效率。
英文對照:A numeral system with three possible values, extending binary logic to include a third state (e.g., "unknown" or "balanced").
真值表(Truth Table):
用于描述邏輯門或電路所有可能輸入組合與對應輸出結果的表格。三進制真值表需涵蓋3ⁿ 種輸入組合(n為輸入變量數)。
英文對照:A tabular representation of all input-output mappings for a logical function, scaled to ternary inputs.
第三狀态的意義:
三進制邏輯引入如"未知"(Unknown)、"高阻态"(High-Impedance) 或"沖突"(Conflict) 等狀态,用于多值邏輯(Multi-valued Logic, MVL)系統。例如:
0
= 假(False)1
= 真(True)2
= 未定義/無關(Don't Care)真值表示例(三輸入 AND 門):
A | B | C | 輸出 |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0 | 2 | 0 |
... | ... | ... | ... |
注:完整表含 3³=27 行,輸出由最小化規則定義(如輸出取最小值)。
-1, 0, 1
)可簡化算術電路,曆史上用于早期蘇聯計算機(如Сетунь)。注:真值表的具體定義依賴邏輯系統設計(如Kleene或Łukasiewicz三值邏輯),需結合上下文明确語義規則。
三進制真值表是描述三進制邏輯系統中基本邏輯運算關系的表格。與二進制(0/1)不同,三進制包含三個狀态,通常用${0,1,2}$或${-1,0,1}$(平衡三進制)表示,可對應“假”“未知”“真”等語義。
三進制邏輯門
常見邏輯運算如AND、OR、NOT需重新定義。例如:
真值表結構
單輸入邏輯門有3種輸入可能,雙輸入則有$3×3=9$種組合。例如雙輸入AND門真值表片段:
輸入A | 輸入B | 輸出
0 | 0 | 0
0 | 1 | 0
1 | 2 | 1
部分三進制系統支持中間态處理,如:
三進制邏輯在量子計算、多值電路設計中有理論價值,但因物理實現複雜度高,實際應用仍少于二進制。
如需具體真值表示例或特定系統的運算規則,建議提供更具體的三進制邏輯類型(如平衡/非平衡)以便進一步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