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皮英文解釋翻譯、肉桂皮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建】 cinnamon bark
分詞翻譯:
肉的英語翻譯:
flesh; meat; pulp
【醫】 caro; flesh; kreo-; sarco-
桂皮的英語翻譯:
cassia bark
【化】 cassia bark
【醫】 cassia; cassia bark; cassia cinnamon; cinnamon; cortex cinnamomi
專業解析
肉桂皮(Cinnamon Bark)是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幹燥樹皮,廣泛用于中藥、烹饪及香料領域。以下是其漢英詞典角度的詳細釋義:
一、中文定義與植物學特征
肉桂皮(ròu guì pí)指樟科常綠喬木肉桂的幹燥樹皮,經卷曲成筒狀或闆片狀制成。其英文對應詞為"cinnamon bark" 或"cassia bark",特指中國、越南等地産的厚質肉桂(與錫蘭肉桂區分)。
植物學特征:
- 拉丁學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
- 樹皮灰褐色,内層紅棕色,具縱向細紋和油腺。
- 氣味芳香濃烈,味甜而辛辣(來源:《中國藥典》2020年版)。
二、英文釋義與術語對照
- Cinnamon Bark:
- 廣義泛指肉桂屬植物的樹皮,狹義指中國肉桂(Cassia cinnamon)。
- 例句:"Cassia cinnamon bark is commonly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來源:Merriam-Webster詞典)
- Cassia:
- 特指東亞産肉桂,區别于斯裡蘭卡的錫蘭肉桂(Ceylon cinnamon)。
- 術語差異:國際貿易中,"cassia"多指中國/越南肉桂,"cinnamon"常指錫蘭種(來源:美國FDA食品分類指南)。
三、核心用途與權威引用
1.藥用價值
- 中醫功效:溫腎助陽、散寒止痛。《神農本草經》載其"主上氣咳逆,治寒痹"。現代研究證實其揮發油(肉桂醛)具抗菌、降血糖作用(來源: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藥學》)。
- 國際研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指出肉桂醛可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來源:NIH數據庫 PubMed)。
2.烹饪與香料
- 中式鹵料核心成分,英譯名"Chinese spice";
- 歐美常用于甜點(如肉桂卷,cinnamon roll),其濃烈風味區别于錫蘭肉桂的細膩(來源:BBC Food 食材百科)。
四、權威參考文獻
-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國家藥典委員會。
- "Cinnamon and Cassia: The Genus Cinnamomum"(CRC Press),學術專著詳述品種差異。
- 美國農業部(USDA)食品數據庫:條目號02009(肉桂粉營養成分)。
- 世界衛生組織(WHO)傳統草藥專論:肉桂皮安全性評估報告。
五、文化注釋
古漢語中"桂皮"與"肉桂"常混用,但現代标準:
- 肉桂皮(rougui pi):特指肉桂樹的厚樹皮;
- 桂皮(gui pi):多指較薄的錫蘭肉桂或同屬其他植物樹皮(來源:《中華本草》上海科技出版社)。
注:英文語境需明确區分"Cassia"(中式肉桂)與"Ceylon cinnamon"(錫蘭肉桂),避免術語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
“肉桂皮”通常指樟科植物肉桂(學名Cinnamomum cassia)的幹燥樹皮,是常見的中藥材和烹饪香料。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來源
- 植物學定義:肉桂是樟科樟屬常綠喬木,其樹皮、嫩枝均可入藥或作為香料。樹皮呈卷筒狀或槽狀,外層灰棕色,内層紅棕色,質地較薄且易碎。
- 與桂皮的區别:肉桂皮與桂皮常被混淆,但兩者來源不同。桂皮多來自天竺桂、陰香等樟科植物,皮厚、色深紅褐,味辛辣;肉桂皮更薄、色淺棕,味甜美柔和。
2.主要用途
- 烹饪:肉桂皮香氣甜美,廣泛用于烘焙(如面包、蛋糕)、甜點(如蘋果派)及飲品(如熱紅酒、咖啡)。
- 藥用:
- 中醫:性熱,歸腎、脾、心經,可溫補腎陽、散寒止痛、活血通經,常用于治療虛寒腹痛、腰膝冷痛等症。
- 現代研究:含肉桂醛等成分,具有抗氧化、輔助降血糖、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3.注意事項
- 用量控制:含黃樟素,長期過量食用可能增加健康風險,建議每日不超過1-3克。
- 禁忌人群:孕婦、陰虛火旺者及夏季應慎用,避免加重内熱。
4.其他名稱與混淆
- 肉桂皮在不同語境下可能被稱為“官桂”“玉桂”,需注意與“桂皮”區分。後者多用于中式炖肉,而前者更偏向甜品和藥用。
如需更專業的藥用指導,建議咨詢中醫師或藥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