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cupola shell
【機】 air weight control; cupola; cupola furnace
【化】 furnace jacket; furnace mantle
熔鐵爐爐殼(英文:Cupola Furnace Shell)是冶金工業中用于熔化生鐵的核心設備外部結構組成部分。該術語由"熔鐵爐"(生鐵熔化裝置)和"爐殼"(保護性外層結構)組合而成,指代包裹在耐火材料外圍的金屬殼體結構。
根據美國鑄造協會(American Foundry Society)技術手冊,爐殼主體通常采用鍋爐鋼闆(steel plate)焊接制成,厚度範圍在12-25mm之間,需承受爐内1500-1600℃高溫環境。其結構設計包含以下關鍵要素:
英國金屬學會(Institute of Materials, Minerals and Mining)研究報告指出,現代爐殼普遍采用雙層水冷結構(double-wall water-cooled system),通過循環冷卻水系統将殼體溫升控制在80℃以下。該設計使爐體壽命從傳統結構的2-3年延長至5-8年。
在功能對應關系上,漢英術語存在以下差異需特别注意: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13579-1:2020對爐殼材料作出明确規定,要求采用屈服強度≥235MPa的耐熱鋼闆,焊接接頭需通過超聲波探傷檢測(UT testing)。該标準同時規定了爐殼橢圓度公差不超過直徑的0.2%,确保耐火襯裡均勻分布。
熔鐵爐的爐殼是其核心結構組件之一,主要功能為支撐和保護内部裝置。以下是詳細解釋:
爐殼是熔鐵爐的外部金屬殼體,通常由高強度鋼材制成,構成爐體的主體框架。它作為物理屏障,不僅固定感應線圈、爐襯等内部組件,還承擔機械負荷和高溫環境下的穩定性。
爐殼多采用耐高溫、抗氧化的特種鋼或合金材料,需具備良好的導熱性和機械強度。例如,中頻熔煉爐的爐殼常與感應圈配合,通過電磁場加熱金屬,因此材料需適應電磁特性。
主要用于冶金、鑄造行業,如鐵、不鏽鋼等金屬的熔煉,也見于實驗室或精密加工場景。
熔鐵爐爐殼是保障熔煉過程安全高效的關鍵部件,其設計需兼顧耐高溫性、結構強度及功能性。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型號或技術參數,可參考相關工業設備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