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尊嚴英文解釋翻譯、人格尊嚴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dignity of human personality; personal dignity
分詞翻譯:
人格的英語翻譯:
character; human dignity; individuality; moral quality; personality; selfhood
spirit
【醫】 personality
尊嚴的英語翻譯:
dignity; honour; reverence; sanctity; venerability
【法】 dignity
專業解析
人格尊嚴(Human Dignity)是法律、倫理學和社會學的核心概念,指個體基于人的本質屬性所享有的不可剝奪的尊重與價值認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八條,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侮辱、诽謗和誣告陷害。在英語語境中,《元照英美法詞典》将其定義為"個人因其理性與道德能力而應受尊重的根本權利"。
從法律層面看,人格尊嚴包含四項基本要素:1)人身完整權;2)名譽保護權;3)隱私權;4)自主決定權。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發布的典型案例顯示,網絡暴力緻人抑郁案件首次適用人格尊嚴條款判決賠償。國際人權領域,《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即強調"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1948)。
哲學維度上,康德倫理學認為人格尊嚴源于人的理性本質,主張"永遠把人當作目的而非手段"(《道德形而上學基礎》,1785)。現代社會心理學研究則證實,尊嚴感知與心理健康呈正相關,當個體遭受歧視時,前額葉皮質活動會顯著異常(《自然·人類行為》,2023)。
網絡擴展解釋
“人格尊嚴”是一個涉及法律、哲學、倫理等多領域的核心概念,其内涵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定義
人格尊嚴指人作為獨立的個體所固有的、不可剝奪的價值和尊重。它強調:
- 每個人無論身份、地位或行為,都應被平等對待;
- 人的主體性不可被物化或工具化;
- 個人的情感、隱私、名譽等應受保護,免受侮辱或貶低。
2. 法律層面
在中國法律中,人格尊嚴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 《憲法》第38條明确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诽謗和誣告陷害。”
- 《民法典》第990條将人格尊嚴納入人格權範疇,保護姓名權、肖像權、隱私權等具體權益。
3. 哲學與倫理學基礎
- 康德哲學:認為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格尊嚴源于人的理性與道德自主性。
- 社會契約理論:尊嚴是構建公平社會的前提,要求社會制度保障個體的基本尊重。
- 生命倫理學:在醫療、科研等領域,強調尊重患者或受試者的自主選擇權。
4. 社會應用中的體現
- 反對歧視:如種族、性别、殘障等領域的平等對待。
- 隱私保護:未經允許不得公開他人私人信息。
- 尊重自主權:例如在醫療中尊重患者知情同意,在職場中禁止言語侮辱或精神壓迫。
5. 與人權的關聯與區别
- 關聯:人格尊嚴是人權的基礎,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開篇即強調“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
- 區别:人權更側重法律賦予的具體權利(如言論自由),而人格尊嚴更強調内在道德價值,即使某些權利受限(如罪犯),其尊嚴仍應受保護。
人格尊嚴是現代社會文明的核心準則,既要求法律制度的保障,也依賴社會每個成員的道德自覺。維護人格尊嚴有助于構建包容、公正的社會環境,促進個體與集體的和諧發展。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