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manual receive mode
manpower; manual work
【計】 aritificial
【經】 labour
【計】 receive mode
人工接收方式指通過非自動化手段進行信息或物品交接的操作模式,其核心特征為人力介入全過程。根據《新時代漢英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3版)的釋義,該術語對應英文"manual receiving method",強調操作者需直接參與信息解碼、實物核驗等環節。
在通信領域,人工接收方式通常表現為紙質文件籤收、電話記錄轉寫等傳統作業形式。例如郵政系統的挂號信投遞需收件人現場籤收确認,這種操作規範已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實施條例》第32條。在數據管理場景中,該方式常指人工錄入紙質表格信息至電子系統的工作流程,國家檔案局《電子文件管理暫行辦法》明确要求此類操作須執行雙人校驗機制。
相較于自動化接收,人工方式的優勢體現在處理非結構化信息時的靈活性。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信息處理術語》(GB/T 5271.1-2024)指出,人工接收在應對非常規格式文件時仍具不可替代性。但需注意其存在效率瓶頸,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9001:202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标準建議,關鍵業務流程應建立人工與自動接收的互補機制。
“人工接收方式”指在通信設備(如傳真機)使用過程中,需要用戶主動介入并手動處理接收請求的工作模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定義
該模式要求用戶親自應答每一次來電,通過人工判斷呼叫類型(傳真或普通電話),并手動觸發接收操作。例如,傳真機在響鈴後需用戶接聽并按下接收鍵才能完成傳真文件的傳輸。
工作流程
適用場景
與其他模式對比
補充說明
“接收”廣義指接納或接管(如“接收物資”),但在通信領域特指信號或數據的收取行為。人工接收方式體現了對流程的主動控制,與自動化技術形成互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