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tax assessment
confirm; ensure; fix on; make certain; make sure; ascertain; certainty
【計】 OK
【經】 clinch; ensure; recognize
imposition; impost; tax; taxation
【經】 imposition; tax
amount of money; money; sum
【經】 amount; figure
确定稅款金額(Determine the Tax Amount)是稅務領域的核心術語,指根據稅法規定,通過法定程式計算納稅人應繳納的稅款數額。這一過程包含三個關鍵環節:
計稅依據确認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條,納稅人需提供收入、費用、扣除項目等數據。稅務機關通過審核合同、發票、財務報表等材料,核實應納稅所得額。例如企業所得稅以會計利潤為基礎進行納稅調整。
稅率適用
根據稅種差異采用不同計算方式。增值稅采用比例稅率(如13%、9%、6%),個人所得稅實行超額累進稅率,企業所得稅标準稅率為25%(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適用20%)。稅率適用需參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稅收優惠政策文件彙編》。
減免抵退處理
依據《稅收減免管理辦法》,納稅人可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減免等優惠政策。跨境交易涉及的雙邊稅收協定可避免重複征稅,此類條款需參考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公布的稅收協定文本。
該術語的英文對應表述"determine the tax amount"在國際稅收協定(如OECD範本第4條)中特指稅收居民身份認定後的應納稅款核算。美國IRS《聯邦稅法典》第26篇第1章對此有類似定義,強調應稅事件發生時點的法律效力。
“确定稅款金額”指根據稅法規定,通過計算或核定方式明确納稅人應繳納的具體稅款數額。以下是詳細解釋:
稅款金額的确定通常基于計稅金額(即應稅額),例如銷售額、收入額或利潤等。其核心公式為: $$ text{應納稅額} = text{計稅金額} times text{適用稅率} $$ 不同稅種(如增值稅、所得稅)的計算規則和稅率可能不同。
納稅人需按流程申報并繳納稅款,包括填寫申報表、核對金額、繳款及獲取憑證等環節。未如實申報可能面臨稅務機關的重新核定或處罰。
常見于企業財稅管理、個人年度彙算、稅務稽查等場景,是衡量稅收負擔的核心指标。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稅種的計算方法或政策細節,可參考稅務機關發布的官方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