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quared circle
拳擊台(Boxing Ring)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解析
拳擊台是職業及業餘拳擊比賽的标準化競技場地,英文對應術語為“boxing ring”或“prize ring”。該詞由“拳擊(boxing)”與“台(ring)”複合構成,後者源自早期圓形圍欄場地的曆史形态(《牛津英語詞典》,2024)。
結構與規格
标準拳擊台為正方形平台,邊長介于5.5米(職業賽)至7.3米(業餘賽)之間,台面距地面高度約0.9-1.2米,表面覆蓋防滑緩沖墊。四周圍繞四道彈性繩索(ropes),直徑3-5厘米,最低道繩索離台面約40厘米,逐層遞增至齊腰高度(國際拳擊協會AIBA規則手冊,2023)。
功能與文化意義
拳擊台不僅是物理空間,更象征競技公平性。其設計需符合安全規範,例如圍繩需承受運動員撞擊力并防止跌落。曆史上,拳擊台從無圍欄的土質場地演變為現代标準化設施,體現體育競技的專業化進程(《大英百科全書》,2023)。
術語擴展
“Ring”在英語中亦可指代賽事本身,如“step into the ring”(登台比賽);中文語境下,“拳台”“擂台”為常見同義詞,後者強調對抗性(《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權威參考
“拳擊台”是拳擊比賽的專用場地,其結構和規格經過嚴格規定,以确保比賽安全和規範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拳擊台是一個正方形的圍繩式平台,通常設置于室内或室外,用于職業或業餘拳擊比賽。運動員需佩戴特制手套,在台内進行對抗。
現代拳擊台規則起源于18世紀英國,早期無圍繩和手套。1867年《昆斯伯裡規則》首次規定使用圍繩,并逐步完善為當前結構。
如需更完整信息,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