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葉樹科英文解釋翻譯、七葉樹科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Hippocastanaceae
分詞翻譯:
七葉樹的英語翻譯:
【醫】 Aesculus sinensis Bge.; buckeye; hippocastanum; horse-chestnut
科的英語翻譯:
a branch of academic study; family; pass a sentence; section
【化】 family
【醫】 department; family; family systematic
【經】 accountant's department; division head; section
專業解析
七葉樹科 (Qīyèshù Kē) 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詳解
中文名稱: 七葉樹科
英文名稱: Horse-chestnut Family
學名: Hippocastanaceae
詳細釋義:
七葉樹科是無患子目(Sapindales)下的一個木本植物科,主要特征是掌狀複葉(通常由5-9片小葉組成,尤其常見7片,故中文名“七葉樹”)、大型直立圓錐花序,以及具刺或光滑的蒴果内含1-3粒大而褐色的種子(常被稱為“馬栗”)。該科植物多為落葉喬木或灌木,花常為兩性,花瓣4-5,雄蕊5-9枚。其種子富含澱粉,但因含皂苷類物質(如七葉皂苷)而具毒性,不可直接食用,但經處理後可作飼料或工業用。
主要特征與分布:
- 形态特征:
- 葉: 對生,掌狀複葉,小葉邊緣具鋸齒。
- 花: 花序大而顯著,花常為白色、粉紅色或黃色,花瓣基部常有爪,花盤發達。
- 果實: 蒴果,果皮常具疣狀突起或刺,成熟時多三瓣裂。
- 種子: 大型,種臍寬大,無胚乳。
- 代表屬與物種:
- 七葉樹屬 (Aesculus L.): 本科最主要且廣泛栽培的屬。
- 歐洲七葉樹 (Aesculus hippocastanum L.): 原産巴爾幹半島,樹形優美,花白色帶紅斑,是著名的行道樹和觀賞樹,其種子提取物(七葉皂苷)用于醫藥。
- 紅花七葉樹 (Aesculus × carnea Hayne): 歐洲七葉樹與北美紅花七葉樹的雜交種,花紅色,觀賞價值高。
- 中國七葉樹 (Aesculus chinensis Bunge): 中國特有樹種,分布于黃河流域及華東地區,花白色,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 喙果七葉樹屬 (Billia Peyr.): 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果實具喙。
- 地理分布:
七葉樹科植物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少數延伸至熱帶美洲(喙果七葉樹屬)。東亞(中國、日本)、北美東部和歐洲東南部是多樣性中心。中國是七葉樹屬的重要分布區之一,擁有多個特有種。
- 名稱由來:
中文名“七葉樹”源于其掌狀複葉通常由7片小葉組成(盡管小葉數目在5-9片間變化)。英文名“Horse-chestnut”據說源于其種子曾被用來治療馬的咳嗽,或因其葉痕形狀似馬蹄印,但需注意其與可食用的栗子(Chestnut, 殼鬥科)并無親緣關系。
價值與應用:
- 觀賞價值: 七葉樹屬樹種樹冠圓整,葉大蔭濃,春季花序碩大豔麗,秋季葉色變黃,是著名的園林觀賞樹種和行道樹,廣泛種植于世界各地的公園、庭院和街道。
- 藥用價值: 七葉樹種子(尤其是歐洲七葉樹)提取的七葉皂苷(Aescins)具有抗炎、抗滲出、減輕水腫、改善靜脈循環等作用,是治療靜脈曲張、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創傷性水腫等疾病的常用藥物成分。
- 其他用途: 木材輕軟,可供細木工、造紙等用。種子富含澱粉,脫毒後可作飼料或工業用澱粉。樹皮、葉等部位也含有鞣質。
權威參考資料:
- 《中國植物志》 (Flora of China): 由中國科學出版社出版,是記錄中國維管植物最權威的志書。其英文修訂版線上版由密蘇裡植物園等機構維護,提供了七葉樹科(Hippocastanaceae)及其下物種(如 Aesculus chinensis)的詳細分類學描述、分布和形态特征。
- 《Flora of North America》 (FNA): 北美植物志線上項目,提供了北美分布的七葉樹科物種(如 Aesculus flava, A. glabra, A. parviflora)的權威信息。
-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POWO): 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的線上數據庫,提供全球植物物種的學名、分類地位、分布等權威信息,是查詢七葉樹科(Hippocastanaceae)系統位置和物種清單的重要來源。
- GRIN Taxonomy for Plants (USDA): 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服務處的植物分類學數據庫,提供經濟植物相關的分類信息,包括七葉樹科及其屬種的學名、異名和部分經濟用途信息。
- 藥用植物學文獻: 關于七葉皂苷的藥理作用和應用,可參考藥理學、植物化學及天然藥物領域的權威期刊和專著(如 European Pharmacopoeia 對七葉樹種子提取物的标準)。
七葉樹科是一個特征鮮明的木本植物科,以其掌狀複葉(常7小葉)、大型圓錐花序和具刺蒴果内含大種子(馬栗)而易于識别。其代表屬七葉樹屬的許多種類是重要的觀賞樹木,尤以歐洲七葉樹和中國七葉樹最為著名。該科植物的種子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提取的七葉皂苷是治療靜脈系統疾病的有效藥物成分。其分布中心在東亞、北美東部和歐洲東南部。
網絡擴展解釋
七葉樹科(學名:Hippocastanaceae)是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無患子目下的一個科,以下是關于該科的詳細解釋:
1.分類與分布
七葉樹科包含1屬(七葉樹屬 Aesculus),全球約30餘種。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溫帶地區,包括北美、歐洲、東亞及印度。中國有10餘種,如中華七葉樹(Aesculus chinensis)和天師栗(A. wilsonii)等。
2.形态特征
- 植株類型:落葉喬木或灌木,少數常綠,樹皮常深褐色。
- 葉片:掌狀複葉對生,小葉5-9片,紙質或厚紙質,邊緣有細鋸齒,基部楔形。
- 花序與花:圓錐花序頂生,花雜性(雄花與兩性花共存),花瓣4-5,白色或帶彩色斑紋。
- 果實與種子:蒴果球形,表面平滑或有刺,種子近球形,無胚乳,種臍寬大。
3.生态習性
- 環境需求:喜光且稍耐陰,適宜溫暖氣候,耐寒性較強,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 生長特點:深根性,萌芽力強,生長速度中等,壽命較長。
4.應用價值
- 觀賞價值:樹形挺拔,冠大蔭濃,初夏白花如燭台,是優良的行道樹和園林樹種,廣泛用于廣場、公園綠化。
- 藥用價值:種子稱“娑羅子”,可入藥,具有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的功效。
- 文化象征:在佛教中被視為聖樹,象征智慧與祥和,部分寺廟替代菩提樹種植。
5.代表物種
- 中華七葉樹(Aesculus chinensis):中國特有,高可達25米,花白色帶紅斑,種子可藥用。
- 歐洲七葉樹:常見于歐洲,果實稱為“馬栗”,與中國種形态相似但有毒。
補充說明
七葉樹科分類曾有争議,早期文獻提及2屬(七葉樹屬和三葉樹屬),但現代分類多歸為單屬。其名稱源于典型掌狀複葉常具7片小葉,實際小葉數可在5-9之間變化。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