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歧視黑人的法律英文解釋翻譯、歧視黑人的法律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jim crow law

分詞翻譯:

歧視的英語翻譯:

discriminate against; play it low upon
【醫】 discrimination

黑人的英語翻譯:

Negro; black
【經】 blacks

法律的英語翻譯:

law; statute; doom; legislation
【醫】 law

專業解析

歧視黑人的法律(Discriminatory Laws Against Black People)

指曆史上或系統性針對黑人群體制定的、基于種族的不平等法律條款,剝奪其政治、經濟和社會權利。該概念在漢英詞典中常譯為 "Laws Discriminating Against Black People" 或 "Anti-Black Legislation",核心特征是通過法律手段固化種族等級制度。


一、術語定義與曆史背景

  1. 法律本質

    指以種族為分類依據,在就業、教育、居住、選舉等領域對黑人群體實施差别待遇的成文法或政策。典型代表為南非《種族隔離法》(Apartheid Laws)(1948-1994),其通過《人口登記法》《集團住區法》等将種族隔離制度化。

  2. 國際案例

    • 美國《吉姆·克勞法》(Jim Crow Laws):19世紀末至1964年,美國南部州通過"隔離但平等"原則,在公共場所、學校、交通系統實施種族隔離,剝奪黑人投票權(如人頭稅、文化測試)。
    • 殖民時期的《通行證法》:非洲多國(如肯尼亞、津巴布韋)強制黑人攜帶身份文件,限制自由遷徙。

二、法律特征與表現形式

領域 具體措施 目的
政治權利 剝奪選舉權、限制陪審團任職、禁止擔任公職 排除政治參與
社會隔離 設立"白人專屬"區域(公園、學校、交通工具)、禁止跨種族婚姻 維持種族隔離
經濟壓迫 限制高薪職業準入、同工不同酬、剝奪土地所有權 固化經濟不平等
司法不公 針對黑人的嚴苛刑罰(如南非《鎮壓共産主義法》)、司法程式歧視 強化系統性壓迫

三、國際法視角與廢除進程

  1. 聯合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公約》(1965年)

    明确将基于種族的法律歧視定義為國際罪行,要求締約國立法禁止。

  2. 關鍵廢除節點
    • 美國:1964年《民權法案》、1965年《投票權法案》廢除種族隔離制度;
    • 南非:1991年《廢除種族隔離法》生效,1994年首次全民普選。

四、中文語境下的術語對照

在漢英法律詞典中,該術語需包含三層含義:

  1. 種族性(Racial Nature):針對特定族裔的立法;
  2. 系統性(Systemic Enforcement):政府主導的制度化歧視;
  3. 權利剝奪(Deprivation of Rights):公民權、人權的不平等分配。

來源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在中國法律體系中,針對民族或種族歧視問題有以下相關規定:

一、憲法基本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條,明确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強調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這一原則適用于全體中國公民,包括少數民族群體。

二、刑法中的具體罪名

  1.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
    針對故意煽動民族仇恨或歧視且情節嚴重的行為,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别嚴重的,最高可判十年有期徒刑。
    例如:通過言論、網絡傳播等方式引發民族對立。

  2. 出版歧視、侮辱少數民族作品罪
    在出版物中刊載歧視性内容并造成嚴重後果的,直接責任人員可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勞動法中的反歧視條款

《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權,不得因民族、種族、性别等因素受歧視。用人單位若存在歧視行為,需承擔法律責任。

四、關于外國人的法律適用争議

目前法律主要針對國内民族平等,未明确将外國人納入“民族”保護範疇。有觀點認為,歧視外國黑人可能不直接違反現行法律,但實踐中仍需結合具體行為是否構成對其他法律(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的違反。

五、與美國《黑人法典》的對比

用戶提到的“歧視黑人的法律”可能受美國曆史影響。美國《黑人法典》是南北戰争後南方州制定的種族隔離法律,與中國的法律體系無關。

中國法律禁止民族歧視,但主要保護對象為國内少數民族。針對外國人的種族歧視行為,需根據具體情形判斷是否觸犯其他條款。若涉及現實糾紛,建議通過司法途徑解決或咨詢專業律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