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跑"作為體育專業術語,其核心含義指田徑比賽中運動員從靜止姿勢轉為運動狀态的标準化動作流程。根據國際田徑聯合會(IAAF)競賽規則,完整的起跑過程包含三個技術階段:
預備姿勢(On your marks):運動員四肢觸地,雙足固定于起跑器,雙手間距與肩同寬置于起跑線後沿。該姿勢符合生物力學原理,能最大限度發揮下肢爆發力(參考《運動生物力學》第5版,人民體育出版社)。
預備信號(Set):運動員擡臀至肩關節垂直投影超過手掌支撐點,形成約120度的膝關節角度。此角度被證明能優化蹬伸效率(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24/06)。
啟動動作(Go):聽到發令槍0.1秒内完成反應,前腿膝關節伸展角度達150度時産生初始加速度,國際頂級選手此階段平均耗時0.28秒(數據來源:IAAF精英運動員數據庫)。
在語言學層面,《牛津漢英雙解體育詞典》将"起跑"英譯為"starting procedure",強調其作為規範化競賽流程的屬性。該術語區别于日常用語中的"開始跑步",特指遵循嚴格技術規程的競技動作體系。
“起跑”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詞義 指運動員在賽跑比賽開始時從靜止狀态轉為奔跑的動作,例如:
發令槍響後,選手們迅速起跑。
體育術語延伸
教育公平要讓所有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引申含義 可表示事件、計劃或進程的初始階段:
新項目已進入起跑階段 人生是場馬拉松,起跑快慢不決定最終結果
常見搭配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可能側重物理動作或象征意義。如需更具體的場景分析,可以提供上下文進一步探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