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侵權行為的性質英文解釋翻譯、侵權行為的性質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nature of tort

分詞翻譯:

侵權行為的英語翻譯:

【經】 act of tort; delict

質的英語翻譯:

character; matter; nature; pawn; pledge; quality; question; ******
【醫】 mass; massa; quality; substance; substantia
【經】 guilder

專業解析

從漢英詞典及法學角度,"侵權行為的性質"(Nature of Tortious Act)指侵權行為在法律體系中的本質屬性與分類依據。其核心含義及權威解析如下:


一、法律本質:民事違法行為

侵權行為本質是違反民事法律義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其性質區别于犯罪行為與違約行為:


二、構成要件:四要素定性

侵權行為的成立需滿足四重性質要件:

  1. 行為違法性:實施法律禁止的行為(如毀損財物)或未履行必要義務(如未設置安全警示)
  2. 主觀過錯性:行為人存在故意或過失(英美法稱 intentional tort / negligence
  3. 損害事實性:造成人身、財産或精神權益的實際損害
  4. 因果關系性:侵權行為與損害結果存在直接因果聯繫

三、類型歸屬:法定分類體系

依據《民法典》第七編,侵權行為性質按客體與方式可分為:


四、漢英術語對照與詞典釋義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全國人大發布)

    條文鍊接: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06/75ba6483b784459984eefdac2c8f0d2a.shtml

  2. 《元照英美法詞典》(法律出版社)

    定義參考:https://www.lawinfochina.com/ (檢索"tort nature")

  3. 《布萊克法律詞典》(第11版)

    Tort 詞條釋義(Thomson Reuters出版)


以上内容綜合中國現行法律體系、權威法學詞典及比較法視角,明确侵權行為的民事違法本質與分類框架。

網絡擴展解釋

侵權行為的性質是指其在法律上的根本屬性,主要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解釋:

一、法律屬性:違法行為與合法權益保護的統一

侵權行為本質上具有雙重屬性:

  1. 違法性: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強制性規範,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如未盡安全保障義務);
  2. 權益保護性:以法律确認的合法權益為保護對象,涵蓋人身權、財産權、知識産權等絕對權,以及民事利益(如隱私、肖像等)。

二、責任基礎:過錯與無過錯并存

  1. 過錯責任:多數情形下以行為人主觀過錯為前提(如故意損壞他人財物);
  2. 無過錯責任:特殊領域(如産品責任、環境污染)不要求證明過錯,僅需損害事實與因果關系。

三、客體範圍:法定權益的廣泛覆蓋

侵權對象不限于傳統民事權利,還包括:

四、行為方式:作為與不作為的雙重形态

  1. 積極侵權:通過主動行為實施侵害(如诽謗、盜竊);
  2. 消極侵權:因未履行法定義務導緻損害(如公共場所未設置安全警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1165條明确規定了過錯責任原則,同時在特殊侵權領域適用無過錯責任(如第1222條醫療産品責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