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nature of tort
【經】 act of tort; delict
character; matter; nature; pawn; pledge; quality; question; ******
【醫】 mass; massa; quality; substance; substantia
【經】 guilder
從漢英詞典及法學角度,"侵權行為的性質"(Nature of Tortious Act)指侵權行為在法律體系中的本質屬性與分類依據。其核心含義及權威解析如下:
侵權行為本質是違反民事法律義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其性質區别于犯罪行為與違約行為:
侵權行為的成立需滿足四重性質要件:
依據《民法典》第七編,侵權行為性質按客體與方式可分為:
“性質”強調行為的法律屬性(違法性/債源性),見于《民法典》責任編體系。
Nature of Tort 指侵權行為的法律特征:
"A civil wrong giving rise to compensatory obligations, distinct from contractual breaches" (Black's Law Dictionary)
條文鍊接: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06/75ba6483b784459984eefdac2c8f0d2a.shtml
定義參考:https://www.lawinfochina.com/ (檢索"tort nature")
Tort 詞條釋義(Thomson Reuters出版)
以上内容綜合中國現行法律體系、權威法學詞典及比較法視角,明确侵權行為的民事違法本質與分類框架。
侵權行為的性質是指其在法律上的根本屬性,主要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解釋:
侵權行為本質上具有雙重屬性:
侵權對象不限于傳統民事權利,還包括:
《民法典》第1165條明确規定了過錯責任原則,同時在特殊侵權領域適用無過錯責任(如第1222條醫療産品責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