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liquidating value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清理價值"對應的标準譯法為"liquidation value",指企業或資産在強制清算情況下的預估變現價值。根據國際會計準則IAS 32的定義,該價值需扣除清算費用及優先債權後,反映資産在非正常市場條件下的可實現淨值。
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審計準則指出,清理價值的計算需考慮:
牛津金融與會計詞典(2023版)強調該術語主要應用于破産清算、企業并購估值、保險理賠等場景。在司法實踐中,中國《企業破産法》第87條要求清算價值必須由具備資質的評估機構出具報告。
清理價值是指企業在處置固定資産時,扣除相關成本後實際獲得的資産變現價值。該概念在會計實務和企業決策中具有重要意義,具體可從以下四方面理解:
核心構成
清理價值=資産變現收入-清理成本。其中,變現收入可能來自二手市場交易、拆解回收等途徑;清理成本包括人工費、運輸費、稅費等處置過程中産生的支出。例如某設備出售獲得5萬元,但支付了0.8萬元拆除費,則清理價值為4.2萬元。
評估依據
決策作用
當資産未來收益現值低于清理價值時,企業傾向于出售資産。買方則評估能否通過優化使用使資産産生更高收益,若購買價低于預期收益現值才會交易。
特殊場景
在破産清算時,清理價值直接影響債權人受償比例。此時評估需考慮快速變現導緻的折價因素,通常低于正常市場價值。
建議企業定期評估長期閑置資産,結合《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産》關于終止确認的規定,合理進行資産處置決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