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light sentence
gently; light; not important
decide; distinguish; judge; obviously; sentence
"輕判"是法律術語,指法院在量刑時對被告人從寬處理的行為,其核心概念可拆解為三個層面:
法律定義
在漢英法律詞典中,"輕判"對應"lenient sentence"或"mitigated punishment"(《元照英美法詞典》,2020版),指法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62條,綜合考慮犯罪情節、悔罪表現等因素,在法定刑幅度内選擇較輕處罰。例如對初犯、過失犯罪或未成年犯罪,可能減輕主刑或附加刑。
適用場景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輕判須滿足以下要件:
此類情形常見于交通肇事、輕微盜竊等非暴力犯罪案件(《中國刑事審判參考》第113輯)。
區别于"無罪釋放"(acquittal)和"緩刑"(probation),輕判強調在認定有罪基礎上的量刑調整。與英美法系中的"plea bargain"(辯訴交易)存在本質差異,中國刑事司法體系要求輕判必須基于明确法律依據(《比較刑事司法研究》,2019)。
相關法律概念需結合《刑法修正案(十二)》最新司法解釋理解,特别注意"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輕判程式的影響。司法實踐中,約32%的刑事案件會適用不同程度的從輕判決(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度司法統計報告)。
"輕判"是法律術語,指司法機關在法律允許範圍内對案件作出相對較輕的判決,主要體現罪責刑相適應的司法原則。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法律定義 根據《刑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輕判屬于"從輕處罰",即在法定刑幅度内選擇較輕的刑罰。例如量刑區間為3-5年有期徒刑時,選擇最低刑期3年即屬從輕判決。這種判決需綜合考慮主客觀因素,包括犯罪情節、社會危害性等。
二、適用情形
三、判斷标準 司法機關會從四個維度考量:
需要區分的是,"從輕處罰"與"減輕處罰"不同,前者在法定刑幅度内判決,後者可突破下限。司法實踐中,輕判必須嚴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則,不得濫用自由裁量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