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請客英文解釋翻譯、請客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entertain guests; feast; stand treat

相關詞條:

1.giveafeast  2.makeafeast  3.stoodhishand  4.standtreat  5.standhishand  6.stoodherhand  7.standherhand  8.shout  9.stand(up)  10.stoodtheirhand  11.standtheirhand  12.stoodmyhand  13.standmyhand  14.inviteover  15.stoodyourhand  16.treat  

例句:

  1. 晚飯我請客
    Dinner is on me.
  2. 我以為他要請客,但結果是各付各的。
    I think he was treating, but it turned out to be a Dutch treat.
  3. 今天我請客。我來付。
    It's my treat today. I'll pay.
  4. 你要喝什麽?該我請客了。
    What will you have? It's my shout.
  5. 這頓飯我請客,你把錢收起來吧。
    This meal is my treat, so put your money away.

分詞翻譯:

請的英語翻譯:

engage; invite; please; pray; prithee; request

客的英語翻譯:

be a stranger; customer; guest; objective; passenger; traveller; visitor

專業解析

"請客"在漢英雙語語境中的核心含義是指個人或群體主動承擔費用,邀請他人參與餐飲、娛樂等社交活動以表達情誼或禮節。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該詞屬于動賓結構短語,強調"主動承擔招待責任"的行為屬性。

在英語對應表達中,《牛津英漢雙解詞典》(第10版)将其翻譯為"treat someone"或"host a gathering",特指支付他人消費費用的行為。如"今天我請客"對應英文表達為"It's my treat today"。

該詞彙包含三層文化内涵:

  1. 社交禮儀功能:中國人民大學《跨文化交際研究》指出,請客行為承載着維系人際關系、表達尊重等社會功能,常見于節日聚會、商務往來等場景
  2. 經濟責任歸屬:區别于西方常見的AA制,請客制度明确由發起方承擔全部費用,體現中國傳統"主賓有别"的待客之道
  3. 情感表達載體:北京大學《中國社會文化概論》強調,請客頻次與規格往往反映人際關系的親疏程度,過量或不足都可能造成社交誤解

在跨文化對比維度,《劍橋英漢雙解詞典》特别标注,英語語境中的"treat"更側重即時消費場景,而中文"請客"可延伸至旅遊、演出等更廣泛的款待範疇。

網絡擴展解釋

“請客”是一個漢語動詞,拼音為qǐng kè,注音為ㄑㄧㄥˇ ㄎㄜˋ,其核心含義是邀請他人并承擔相關費用,常見于社交、慶祝或表達友好等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承擔開銷的宴請
    指邀請他人參與飲食、娛樂等活動,并支付全部費用,通常用于祝賀、拉近關系或表達善意。例如:“他升職後請客慶祝。”

  2. 提供飲食或招待
    廣義上也包含為他人安排餐飲、聚會等招待行為,如家庭聚餐、朋友聚會。


二、文化與社會意義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請客不僅是飲食行為,更是一種社交禮儀,強調情感聯結 和熱鬧氛圍。例如:


三、曆史與文學引用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場景或文化差異,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或文學作品分析(如梁實秋的論述)。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