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切削性英文解釋翻譯、切削性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machinability

分詞翻譯:

切的英語翻譯:

anxious; be sure to; chip; chop; correspond to; cut; eager; knife; log; shear
shive; slice
【醫】 cutting; incise

削的英語翻譯:

chip; cut; pare; shaving; skive

專業解析

切削性(Machinability)是材料科學和機械加工領域的核心術語,指材料在切削加工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綜合特性,包括被切削的難易程度、加工效率、表面質量及刀具磨損等。其英文對應術語為Machinability(ASM Handbook, Volume 1)。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分層解析:


一、定義與核心内涵

切削性指材料通過車削、銑削、鑽孔等工藝去除多餘部分時,所體現的加工性能優劣。其核心指标包括:

  1. 切削力大小:材料抵抗刀具切入的能力,硬度越高切削力越大(《機械工程術語》國家标準 GB/T 18682)。
  2. 表面粗糙度:加工後工件表面的光滑程度,受材料韌性影響(如低碳鋼易産生積屑瘤)。
  3. 刀具耐用度:材料對刀具的磨損程度,高耐磨性材料(如钛合金)會縮短刀具壽命。

二、影響切削性的關鍵因素

  1. 材料物理性質
    • 硬度:高硬度材料(如淬火鋼)需更高切削功率,降低加工效率(ASM Metals Handbook)。
    • 韌性:高韌性材料(如不鏽鋼)易産生連續切屑,增加加工振動。
  2. 化學成分

    如硫、鉛等元素可形成潤滑夾雜物,改善鋼材切削性(《金屬切削原理》,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3. 微觀結構

    均勻分布的碳化物(如球狀珠光體)比片狀珠光體更易切削(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三、量化評價方法

國際通用标準ISO 3685:1993 規定了切削性評價體系,主要指标包括:


四、典型材料的切削性對比

材料類型 切削性等級 特性說明
鋁合金 低硬度、高導熱性,刀具磨損小
低碳鋼 需控制積屑瘤,表面質量中等
奧氏體不鏽鋼 高韌性導緻切削力大,刀具易損
高溫合金 高硬度、低導熱性,加工成本高

(數據來源:Machining Data Handbook, 3rd Edition)


五、工業應用意義

優化切削性可降低制造業成本。例如:


權威參考文獻

  1. ASM Handbook, Volume 1: Properties and Selection: Irons, Steels, and High-Performance Alloys
  2. ISO 3685:1993 Tool-life testing with single-point turning tools
  3. 《機械工程術語》國家标準 GB/T 18682-2020
  4. Machining Data Handbook (3rd Ed.), Machinability Data Center

網絡擴展解釋

切削性(又稱可切削性或機械加工性)是指材料被刀具切削加工成合格工件的難易程度。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一、定義與衡量标準

  1. 核心定義
    切削性由材料硬度、韌性、化學成分等綜合因素決定,直接影響加工效率和成本。
  2. 評價指标
    • 加工後工件的表面粗糙度;
    • 允許的最大切削速度;
    • 刀具磨損程度。

二、關鍵影響因素

  1. 材料硬度
    • 硬度過高(如高碳鋼)會增加切削難度,加速刀具磨損;
    • 硬度過低(如軟質金屬)易導緻切屑粘連、表面光潔度差。
      理想範圍:碳素鋼硬度在HB150-250(尤其是HB180-200)時切削性最佳。
  2. 化學成分
    • 添加硫(0.2%-0.3%)、硒、碲等元素可改善切削性(如易削鋼);
    • 高韌性材料(如某些合金鋼)會增加切削阻力。

三、典型材料對比

四、實際應用建議

選擇材料時需平衡切削性與力學性能,例如航空航天部件需優先考慮強度,而批量零件可選用易削鋼以提高加工效率。

如需更深入的工藝參數(如具體刀具選擇),可參考機械加工手冊或專業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