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切磋英文解釋翻譯、切磋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compare notes; interchange

分詞翻譯:

切的英語翻譯:

anxious; be sure to; chip; chop; correspond to; cut; eager; knife; log; shear
shive; slice
【醫】 cutting; incise

專業解析

"切磋"一詞源于中國古代工藝術語,後引申為學術或技藝的交流研讨,其漢英詞典釋義及文化内涵解析如下:


一、核心釋義與詞源演變

  1. 字源本義

    原指古代加工骨器、玉器的工藝步驟。《詩經·衛風·淇奧》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中"切"指分割骨料,"磋"指打磨表面(參見《漢語大詞典》)。

  2. 現代引申義

    • 漢語釋義:比喻人與人之間就學問、技藝等進行深入探讨,取長補短(《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英譯對照:
      • exchange views(交流觀點)
      • learn from each other(相互學習)
      • compare notes(交換意見)(《牛津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

二、漢英詞典的釋義差異分析

中文釋義側重點 英文翻譯側重點
強調深度交流與共同精進 側重觀點交換與經驗共享
隱含"互相啟發"的協作性 突出"雙向互動"的動作性

例證:

"與專家切磋技術難題"

英譯:"Discuss technical challenges with experts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參見《新世紀漢英大詞典》)


三、文化内涵與使用場景

  1. 儒家教育觀體現

    朱熹《論語集注》以切磋喻"學者之于義理,貴反複辨析",體現中國傳統治學精神(參見《四書章句集注》)。

  2. 當代適用語境

    • 學術領域:切磋學問(academic exchange)
    • 體育競技:切磋武藝(martial arts sparring)
    • 職業技能:切磋經驗(professional skill sharing)

四、權威用法實例

  1. 文學經典

    《論語·學而》:"子貢曰:‘貧而無谄,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譯文印證"切磋"的研讨本質,參見中華書局《論語譯注》)

  2. 國際交流場景

    中國外交部官方表述:"中美應通過對話切磋化解分歧"(英譯:China and the US should resolve differences through dialogue and exchange of views),體現該詞的正式語用功能。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牛津大學出版社.《牛津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
  3.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中華書局影印本.
  4. 楊伯峻.《論語譯注》. 中華書局.
  5. 惠宇.《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第二版).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注:為符合學術規範,參考文獻采用紙質權威出版物,暫未提供電子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切磋”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詞源與基本含義

“切磋”源于古代工藝術語,最初指加工不同材質的精細工序:


二、引申含義

  1. 學術與道德研讨
    比喻人與人之間在學問、技藝或品德上互相交流、研讨。例如《詩經·衛風·淇奧》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贊美君子修養的不斷提升。
    例句:兩國科學家常聚在一起切磋技術()。

  2. 廣義的交流與競争
    擴展至比賽、國際交往等領域,強調通過互動取長補短。如體育比賽中“切磋球藝”,或國家間“密切磋商應對挑戰”()。


三、近義詞與用法


四、現代應用

常用于教育、文化、體育等場景,強調協作與競争并存的進步方式。例如學生間“互相切磋解題思路”,或企業“通過行業交流切磋創新方案”()。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詩經》、清代劉開《問說》等文獻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