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forward heart-failure
【醫】 prorsad
heart failure
【醫】 heart failure; heart-failure
前向性心力衰竭(Forward Heart Failure)是心髒泵血功能不足導緻的循環灌注障礙性疾病,其核心病理表現為心輸出量減少,無法滿足機體代謝需求。該術語在漢英醫學詞典中對應"forward heart failure",強調血流動力學異常中"前向血流不足"的特征,與後向性心力衰竭(back向血流淤滞)形成對照。
從病理生理學角度分析,前向性心力衰竭的發生涉及三個關鍵機制:①心肌收縮力下降(如急性心肌梗死導緻的心肌壞死);②心室充盈受限(如限制型心肌病的室壁僵硬度增加);③心髒後負荷過重(如未控制的高血壓引起外周血管阻力升高)。這些機制最終導緻每搏輸出量(stroke volume)和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的顯著降低,其計算公式為: $$ CO = HR times SV $$ 其中CO代表心輸出量,HR為心率,SV為每搏輸出量。
臨床表現具有特異性三聯征:①運動耐量下降(6分鐘步行試驗距離<300米);②低血壓傾向(收縮壓<90mmHg發生率達28%);③終末器官灌注不足(表現為血肌酐升高、肝功能異常及意識狀态改變)。診斷需結合超聲心動圖(左室射血分數<40%)和生物标志物(NT-proBNP>900pg/ml)檢測。
治療遵循階梯式方案:初始使用正性肌力藥物(如多巴酚丁胺)提升心肌收縮力,繼以血管擴張劑(硝酸甘油)降低後負荷,終末期考慮機械循環支持裝置(如IABP)。需特别關注中心靜脈氧飽和度(ScvO2<70%提示組織低灌注)和乳酸水平(>2mmol/L提示休克前期)的動态監測。
(注:本解釋整合了《Braunwald's Heart Disease》、《哈裡森内科學》及歐洲心髒病學會2023年心衰指南等權威文獻的病理生理模型與診療标準)
前向性心力衰竭是心力衰竭的一種病理生理分型,主要因心髒泵血功能不足導緻器官灌注不足。以下是詳細解釋:
前向性心力衰竭又稱低心輸出量綜合征,核心特征是心髒無法将足夠血液泵入動脈系統,導緻全身組織器官供血不足。其機制包括:
根據嚴重程度不同,症狀可從輕度到危及生命:
前向性心力衰竭強調心髒泵血功能衰竭的直接後果,需與後向性淤血表現區分。臨床中兩者常并存,需綜合評估與幹預。更多診療細節可參考臨床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