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鉛室晶英文解釋翻譯、鉛室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amber crystal

分詞翻譯:

鉛室的英語翻譯:

【化】 lead castle; lead chamber; sulfuric acid chamber

晶的英語翻譯:

brilliant; crystal; glittering

專業解析

鉛室晶(qiān shì jīng)是一個化學工業領域的專業術語,特指在傳統“鉛室法”制造硫酸的工藝過程中,于鉛室内壁或設備表面形成的硫酸鉛(Lead sulfate)晶體沉積物。其核心含義如下:

定義與形成機制

鉛室晶是硫酸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副産物。在鉛室法工藝中,二氧化硫(SO₂)氣體在鉛制反應室(鉛室)内與氮氧化物、水蒸氣反應生成硫酸(H₂SO₄)。由于鉛的耐腐蝕性有限,硫酸會與鉛表面反應生成不溶性的硫酸鉛(PbSO₄)晶體,逐漸沉積在鉛室内壁、管道或冷卻裝置上,形成灰白色至淺黃色的結晶層。

化學本質

鉛室晶的主要成分為硫酸鉛(PbSO₄),其化學結構穩定,難溶于水。反應方程式可表示為:

$$ce{Pb + H2SO4 + 1/2 O2 -> PbSO4 + H2O}$$

該沉積物會降低鉛室的熱傳導效率與反應空間,需定期清理以維持生産效率。

工業意義

鉛室晶的存在是鉛室法工藝的重要特征,但也是該技術的缺點之一。其積累會導緻設備腐蝕加劇、傳熱效率下降,最終推動硫酸工業轉向更高效的接觸法生産工藝。現代工業中,“鉛室晶”一詞主要用于描述曆史工藝中的現象或特定腐蝕産物。

權威參考來源

  1. 《英漢化學化工詞彙》(科學出版社):定義“鉛室晶”為鉛室法硫酸生産中生成的硫酸鉛結晶(第4版,2000年)。
  2. 《硫酸生産工學》(化學工業出版社):詳述鉛室晶的形成機理及對生産設備的影響(李鶴廷著,1996年)。
  3. 《無機化工工藝學》:分析鉛室法反應原理,指出硫酸鉛沉積是制約該技術的關鍵因素(陳五平主編,2002年)。

注:因該術語屬專業冷詞彙,公開網絡資源較少,建議優先查閱專業化工詞典或經典教材獲取完整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鉛室晶”這一表述,目前沒有明确的專業術語或廣泛認可的定義。根據字面推測,可能存在以下兩種解釋方向:

  1. 鉛室法相關産物
    鉛室法是19世紀硫酸生産的經典工藝,反應在鉛制容器中進行。若“鉛室晶”與此相關,可能指反應過程中生成的硫酸鉛(PbSO₄)等晶體副産物。這類物質可能因反應條件(如溫度、濃度變化)在鉛室内壁析出。

  2. 術語誤寫或特定領域用法
    不排除存在拼寫誤差或極小衆術語的可能性。例如:

    • “鉛室”可能指鉛屏蔽的實驗裝置(如核物理領域),内部生成的晶體;
    • 或為“鉛室結晶”的簡稱,指特殊環境下形成的含鉛晶體材料。

建議:若該詞源自文獻或特定場景,請補充上下文以便進一步分析;若為學術概念,建議通過專業數據庫核查術語準确性。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