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compulsory power
force; compel; coerce; obligate; oblige; compulsion; constraint; enforcement
【計】 brute force
authority; power; right; tentatively
【化】 weight
強制權(Coercive Power)在漢英法律語境中指國家機構依法對公民、法人采取強制性措施的法定權限。其核心特征體現為:
法律授權基礎
根據《元照英美法詞典》定義,該權力必須源自憲法、行政強制法或特别授權法案,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二條明确規定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要件。中國司法部官網收錄的行政法規數據庫顯示,全國超80%的強制權規定來自單行法律授權。
執行程式法定
國務院發布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強調,強制措施須遵循《行政強制法》第十八條規定的内部審批、文書送達等九項程式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數據庫收錄的案例表明,程式瑕疵會導緻30%以上的強制決定被法院撤銷。
權力行使限制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姜明安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中指出,強制權需遵守比例原則,強制力度須與違法程度相當。中國裁判文書網2024年數據顯示,因違反該原則被判決違法的案件占比達17.6%。
救濟機制配套
根據司法部行政複議局統計數據,2024年上半年全國受理的行政複議申請中,涉及行政強制的案件占34%。《行政複議法》第二十四條為當事人提供了異議審查渠道,最高人民法院同時建立了強制措施合法性快速審查機制。
強制權是指通過威脅、懲罰或法律手段迫使他人服從的權力,其核心在于通過強制力實現目标。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強制權的表現形式和作用機制有所差異:
法律執行中的強制權
主要表現為國家司法機關對法律義務的強制執行,例如法院通過查封財産、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确保判決執行。這種權力具有法定性和強制性,需嚴格遵循程式正義原則。
行政強制權
行政機關為維護公共秩序可依法采取強制措施,如強制拆除違建、凍結資産等。但因其涉及公民權益,需通過立法明确權力邊界和監督機制。
組織管理中的強制權
在商業領域,渠道領袖(如大型零售商)可能通過經濟制裁迫使供應商服從要求,例如沃爾瑪利用市場地位要求供應商降價。此類權力依賴懲罰性威脅的“可信性”,需确保對方因畏懼損失而妥協。
刑事司法強制權
公安機關可對犯罪嫌疑人采取拘留、逮捕等措施,但僅限特定對象(如現行犯)且需符合法定條件,其他主體無權行使。
監督與限制
由于強制權易被濫用,需通過立法規範(如明确設定權限)、程式約束(如聽證制度)和多方監督(司法審查、公衆參與)來平衡權力行使與權利保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