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薔薇疹英文解釋翻譯、薔薇疹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roseola
【醫】 rose rash; rose spots; rose-rash; roseola; scarlet rash

相關詞條:

1.rosespot  2.rosespots  

分詞翻譯:

薇的英語翻譯:

osmund

疹的英語翻譯:

pox; rash
【醫】 anthema; eruption; erythra; exanthem; exanthema; rash

專業解析

薔薇疹(roseola)在漢英醫學詞典中對應“roseola infantum”或“exanthem subitum”,屬于兒童常見病毒感染性皮疹。該術語由拉丁詞源“roseus”(玫瑰色)與希臘後綴“-ola”(小)構成,特指皮膚呈現玫瑰色斑丘疹的特征。

一、臨床表現 典型症狀為突發性高熱(39-40℃)持續3-5天,熱退後出現直徑2-5mm的淡紅色斑疹,多始發于軀幹部并向四肢擴散。皮疹按壓褪色且無瘙癢感,通常1-3天自行消退。約15%病例伴隨驚厥等神經系統症狀(來源:默沙東診療手冊)。

二、病原學機制 人類疱疹病毒6型(HHV-6)是主要緻病源,通過唾液傳播,潛伏期約9-10天。病毒侵入CD4+ T淋巴細胞後引發系統性炎症反應,導緻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表皮細胞水腫(來源:美國CDC流行病學報告)。

三、診斷标準 依據WHO指南需符合三項核心指标:①突發高熱史;②熱退疹出時序特征;③排除麻疹、風疹等病毒性皮疹。血清學檢測HHV-6 IgM抗體或PCR檢測病毒DNA可确診(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臨床路徑)。

四、治療規範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采取支持療法:①布洛芬(10mg/kg)控制體溫;②苯巴比妥預防驚厥複發;③維持水電解質平衡。90%患兒可自愈,免疫缺陷患者需靜脈注射更昔洛韋(來源:AAP臨床指南庫)。

網絡擴展解釋

薔薇疹(又稱玫瑰疹)是一種以皮膚紅斑或丘疹為特征的皮疹,常見于病毒感染,需根據具體病因和臨床表現區分不同類型。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特征

薔薇疹通常表現為皮膚上出現玫瑰色或淡紅色斑丘疹,直徑約2-5毫米,可能伴隨發熱、瘙癢或疼痛。根據病因不同,可分為兩類:

  1. 風疹相關薔薇疹:由風疹病毒引起,多見于兒童和女性,皮疹多從面部開始擴散至全身。
  2. 幼兒急疹(第六病):由人類疱疹病毒6型或7型(HHV-6/7)引起,常見于2歲以下兒童,特征為高熱3-5天後出現皮疹。

二、常見病因

  1. 病毒感染

    • 風疹病毒:通過飛沫傳播,感染後潛伏期約14-21天,病毒對熱敏感(56℃ 30分鐘可滅活)。
    • 布魯菌感染:少數病例由布魯菌引起,表現為慢性多系統感染。
    • HHV-6/7病毒:90%的兒童在2歲前可能感染,但僅部分發展為顯性疾病。
  2. 其他因素
    過敏、細菌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也可能引發類似皮疹。

三、症狀與病程

四、治療與預防

五、鑒别診斷

需與麻疹、猩紅熱等發熱伴皮疹疾病區分。風疹薔薇疹的皮疹較稀疏,幼兒急疹則表現為“熱退疹出”特征。

若出現持續高熱、皮疹擴散或意識改變,應及時就醫明确診斷。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