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hot
better; by force; make an effort; powerful; strive; strong; stubborn
emanate from; emit; radiate; ray; shed
【化】 emit; radiate; radiation
【醫】 actino-; radiate; radiation; radio-
"強放射性的"是漢語中描述物質具有高強度電離輻射能力的專業術語,其對應的英文翻譯為"highly radioactive"。這一概念在核物理、醫學及環境科學領域具有明确的技術定義和應用場景。
從核物理角度,強放射性物質指原子核衰變過程中釋放α粒子、β粒子或γ射線的速率顯著高于自然本底水平的物質。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将放射性強度超過$10$ Bq/g(貝克勒爾/克)的物質歸類為高放射性物質。這類物質常見于核反應堆燃料棒(如鈾-235豐度>3%的濃縮鈾)、醫用放射源(钴-60治療機)以及核廢料處理過程中的裂變産物。
在輻射防護标準體系中,強放射性物質需要遵守特殊管控措施。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這類物質的存儲必須滿足三重屏蔽要求:即同時具備鉛層、混凝土牆和去離子水循環系統的防護結構。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的監測數據顯示,未屏蔽的強放射性物質可在1米距離外産生超過50 μSv/h的輻射劑量,相當于自然本底輻射的1000倍。
該術語的測量依據國際單位制中的放射性活度單位貝克勒爾(Bq),中國國家标準GB 18871-2002明确規定,當物質的比活度超過$10$ Bq/kg時,必須标注"強放射性"警示标識。
“強放射性”指某些物質具有極高的原子核衰變能力,能釋放出大量高能射線。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強放射性物質在單位時間内發生大量原子核衰變,釋放出α、β、γ等射線。這種現象由不穩定原子核自發轉變引起,如鈾、鐳等高原子序數元素(通常原子序數≥83)。
射線類型與特性
應用與風險
強放射性物質可用于醫療(如放療)、能源(核電站)等領域,但若防護不當,其輻射會破壞生物DNA,導緻癌症或急性放射病(需注意此來源權威性較低,僅作風險提示參考)。
衰變特性
衰變過程不受外界溫度、壓力影響,僅與核内部結構相關。衰變能量釋放可能持續數千年,如鈾-238的半衰期達45億年。
提示:接觸強放射性物質需嚴格遵循防護規範,如穿戴鉛衣、控制接觸時間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