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膽囊造口術英文解釋翻譯、剖腹膽囊造口術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laparocholecystotomy
分詞翻譯:
剖腹的英語翻譯:
paunch
【醫】 celiotomize; coeliotomize
膽囊造口術的英語翻譯:
【醫】 cholecystendysis; cholecystostomy
專業解析
剖腹膽囊造口術(Pōufù Dǎnnáng Zàokǒushù),英文對應術語為Open Cholecystostomy 或Surgical Cholecystostomy,是一種針對急性膽囊炎等危重情況的外科手術。其核心含義與操作如下:
-
定義與目的
該手術指通過開腹(剖腹)方式,在膽囊底部直接切開并置入引流管,将感染的膽汁或膿液引出體外。其主要目的是在患者因急性膽囊炎、膽囊積膿或壞疽等導緻病情危重、無法耐受根治性膽囊切除術時,進行緊急減壓和感染控制,挽救生命。
-
手術步驟概要
- 切口: 通常在右上腹做切口進入腹腔。
- 暴露膽囊: 找到病變的膽囊,常伴有充血、水腫甚至壞疽。
- 造口與引流: 在膽囊底部遠離肝髒的位置做荷包縫合,切開膽囊壁,吸除膿液或結石,置入引流管(如蕈狀導管或Foley尿管),收緊荷包縫線固定引流管。
- 固定與關腹: 将引流管妥善固定于腹壁,另一端接引流袋。根據情況決定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然後逐層關閉腹部切口。
-
臨床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高風險患者(如高齡、合并嚴重心肺疾病、膿毒症休克)的急性膽囊炎,特别是膽囊管或膽總管梗阻導緻膽囊張力極高、有穿孔風險時。它是一種臨時性、救命性的手術,旨在控制感染、穩定病情,待患者情況改善後,通常需要二期行膽囊切除術。
-
英文術語解析
- Open: 指通過傳統的開腹手術方式進行,區别于腹腔鏡等微創技術。
- Cholecystostomy: 由詞根組成:
- Cholecyst-: 源自希臘語,指膽囊(chole = 膽汁, cyst = 囊袋)。
- -ostomy: 指在器官上制造開口(造口術)。
因此,Cholecystostomy 即“膽囊造口術”,指在膽囊上建立通向體外的通道。
剖腹膽囊造口術(Open Cholecystostomy)是一種緊急開腹手術,通過在膽囊壁制造開口并置管引流,用于治療危重急性膽囊炎患者,以達到減壓、控制感染、挽救生命的目的,通常作為後續确定性手術(如膽囊切除)的過渡措施。
參考來源:
- 人民衛生出版社《黃家驷外科學》(第8版) - 膽道疾病章節。
- 《中華外科雜志》相關臨床實踐指南 - 急性膽道系統感染的診斷和治療指南。
-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 (21st Edition) - Section on Biliary Tract Disease.
- 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33rd Edition) - Entries for "Cholecystostomy".
網絡擴展解釋
剖腹膽囊造口術是一種通過開腹手術在膽囊底部建立臨時性引流通道的急救術式,主要用于危重患者無法耐受複雜手術時緊急減壓、控制感染,并為後續治療創造條件。以下是綜合信息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目的
該手術通過在膽囊底部切口并置入引流管,将淤積的膽汁或膿液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膽囊内壓力、緩解炎症,避免膽囊壞死或穿孔。適用于因急性膽囊炎、膽囊結石等導緻全身情況極差的患者,作為過渡性治療手段。
二、適應症
- 高危患者:如高齡、心肺功能不全等無法耐受膽囊切除術者;
- 嚴重炎症或解剖不清:膽囊周圍膿腫形成或膽囊三角區粘連嚴重,難以安全切除膽囊;
- 重度黃疸或凝血障礙:需緊急膽道減壓但存在高出血風險者。
三、手術關鍵步驟
- 切口選擇:多采用右上腹直肌外緣斜切口或肋緣下切口,長度約2-3cm;
- 膽囊處理:僅暴露膽囊底部,不分離粘連,直接穿刺減壓并吸出膽汁;
- 置管固定:插入22-24號蕈狀引流管,用可吸收縫線雙重荷包縫合固定;
- 術後管理:需配合抗感染治療,并密切觀察引流液性狀。
四、注意事項
- 并非簡單手術:肥胖患者或膽囊位置深時,操作難度顯著增加,需經驗豐富的醫生實施;
- 局限性:僅適用于膽囊管及肝總管無梗阻的情況,否則引流效果有限;
- 後續治療:約60%患者需在3-6個月後接受二期膽囊切除術。
五、替代方案與發展趨勢
隨着經皮膽囊穿刺引流術(PTGBD)等微創技術普及,剖腹膽囊造口術的應用已減少,但在缺乏介入條件或穿刺失敗時仍具價值。
如需更詳細的手術步驟或術後護理要點,可參考、11等來源的完整描述。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