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breaking stress; failure stress
破壞應力(Fracture Stress)指材料在承受外力作用時,發生斷裂或失效瞬間所對應的極限應力值。在工程力學和材料科學中,該參數是評估材料抗斷裂能力的關鍵指标,通常通過拉伸試驗測定。以下是漢英對照的詳細解釋:
漢語釋義
破壞應力是材料在靜載荷作用下達到斷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值,單位為兆帕(MPa)。它反映了材料抵抗外力破壞的強度極限,超過此應力将導緻材料完全失效。
來源:《機械工程術語詞典》(第5版),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年,第178頁。
英語對應術語
Fracture Stress (或Rupture Stress) 定義為:
The maximum engineering stress applied to a material during a tensile test at the point of fracture.
來源:ASTM International Standard E8/E8M-21,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Tension Test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與屈服應力的區别
破壞應力通常高于屈服應力(材料開始發生塑性變形的臨界點)。例如:
失效模式關聯性
破壞應力值取決于材料類型:
來源:《材料力學》,劉鴻文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89頁。
在航空航天、橋梁設計等領域,破壞應力是安全系數計算的核心參數。例如飛機起落架材料需滿足:
$$ text{安全系數} = frac{text{破壞應力}}{text{最大工作應力}} geq 1.5 $$
參考文獻
破壞應力是材料或結構在受力過程中導緻其失去承載能力或發生斷裂的臨界應力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破壞應力指材料或構件在外部載荷作用下達到破壞狀态時的應力值。當應力超過該臨界值,材料會發生不可逆的塑性變形或直接斷裂。
通過應力-應變曲線确定破壞點:
包括材料性質(如岩石類型、土體結構)、加載方式(靜載/動載)及環境條件(溫度、濕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材料的破壞應力測定方法,可參考(知網空間)和(材料力學試驗說明)中的實驗标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