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ripping load; failing load
"破壞荷載"是工程力學中的專業術語,指材料或結構在持續受力狀态下發生斷裂或永久性形變時的臨界負荷值。該概念對應英文表述為"breaking load"或"failure load",在《漢英綜合大詞典》中被定義為"材料失去承載能力的極限載荷值"(來源:《漢英綜合大詞典》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版)。
從材料科學角度分析,破壞荷載包含兩個核心判定标準:
工程實踐中,破壞荷載測試需遵循ASTM E8标準規定的試驗方法,主要應用于:
最新研究數據顯示(《工程斷裂力學》2024年刊),碳鋼的典型破壞荷載範圍在400-550MPa之間,具體數值受晶粒尺寸和熱處理工藝影響顯著。該參數在壓力容器設計規範ASME BPVC中作為強制性安全指标使用。
“破壞荷重”是工程和材料力學中的專業術語,指材料或結構在承受外部載荷時發生破壞的臨界重量或力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破壞荷重表示物體在受力過程中達到的最大承載能力,超過該值會導緻結構失效(如斷裂、變形等)。例如,在建築工程中,它用于評估梁、柱等構件的極限強度;在材料測試中,則用于确定材料的抗壓、抗拉或抗折能力。
通常通過破壞性試驗實現,例如對材料施加逐漸增大的載荷直至其斷裂,記錄此時的荷重值即為破壞荷重。測試中可能涉及荷重傳感器等設備,用于精準測量受力變化。
破壞荷重的英文為breaking weight,直接體現其“破壞臨界點”的核心含義。
破壞荷重是衡量材料或結構極限承載能力的關鍵指标,廣泛應用于工程安全評估和材料性能測試。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測試标準或案例,可參考建築規範或材料力學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