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th hair dishevelled
"披頭散發"是漢語中描述人物外貌狀态的常用成語,字面指頭發散亂未加整理的形象,在漢英詞典中常譯為"with disheveled hair"或"hair hanging loose"。該詞由兩個同義複合詞"披頭"與"散發"組成,通過疊詞手法強化頭發淩亂的視覺特征。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釋義,該成語既可用于客觀描述未梳理的頭發狀态,也可隱喻人物處于精神恍惚、情緒失控等特殊情境。商務印書館的《漢英綜合大辭典》将其英譯擴展為"with hair in disarray",強調發型失去原有秩序感的深層含義。
從語用學角度分析,《中國成語大辭典》記載該詞最早見于元雜劇,多用于描寫女性遭遇變故後的形象。北京大學語言學研究中心指出,現代使用場景已擴展至日常口語,常見于描述匆忙出門、劇烈運動後的臨時狀态,或藝術創作中塑造不修邊幅的人物形象。
在跨文化交際層面,劍橋大學《漢英習語對比研究》發現英語中"disheveled"一詞雖為對應翻譯,但缺乏漢語成語特有的文學意象。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文學英譯指南》建議在翻譯古典文本時,可保留"pī tóu sàn fà"的拼音形式并輔以注釋,以傳遞文化負載詞的深層意蘊。
“披頭散發”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頭發長而散亂,形容儀容不整,多用于表現慌亂、狼狽或懶散的狀态。例如:人在情緒激動、未打理外表或遭遇突發狀況時可能出現這種形象。
出自明代施耐庵《水浒傳》第二十二回,原文描述張三挑唆閻婆“披頭散發”到官府告狀的情節,凸顯人物當時的狼狽與急切。
該成語不僅用于現實描述,在文學作品中常通過外貌刻畫反映人物心理或處境,如《水浒傳》通過閻婆的形象推動劇情沖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