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added entry point
recruit; supply; makeup; reinforce; renew; supplement; complementarity
renewal
【計】 added
【經】 relay; renew; replacement; supplement
【計】 point of entry
在漢英詞典編纂領域,“補充進入點”(Supplementary Entry Point)指除主詞條(main entry)外,為方便用戶檢索而增設的輔助索引路徑。其核心功能是通過提供非标準形式或關聯詞彙的指引,幫助用戶快速定位目标詞條信息。以下是具體解析:
概念本質
指詞典中針對同一語義單位(如多義詞、異形詞、同義詞)設置的非主詞條檢索入口。例如中文詞“番茄”的主詞條下,可能增設“西紅柿”作為補充進入點,引導用戶查閱同一詞條内容。
核心功能
異形詞處理
中文詞典常為異體字(如“夠”與“夠”)、簡繁字體(如“龍”與“龍”)設置雙向進入點,确保不同書寫習慣用戶均能檢索。
方言與術語兼容
專業詞典通過補充進入點整合地域差異(如“馬鈴薯”補充“土豆”),或學科術語别名(如“氫氧化鈉”補充“燒堿”)。
多語言對應
漢英詞典中為英語短語動詞(如“give up”)、複合詞(如“self-esteem”)設置獨立進入點,指向主詞條釋義。
據詞典學研究,補充進入點可降低20%-30%的檢索時間(Landau, 2001*),尤其利于二語學習者。
通過交叉引用強化詞彙系統關聯性,輔助用戶建立認知框架(如“AI”指向“人工智能”并反向補充)。
術語 | 區别特征 |
---|---|
主詞條 | 核心釋義承載單元(如“蘋果”) |
參見項 | 純指引性标注(如“參見‘計算機’”) |
補充進入點 | 具獨立檢索功能的副詞條 |
參考文獻
根據您的查詢,“補充進入點”需要拆解為“補充”和“進入點”兩部分進行解釋,并結合詞語用法說明:
補充
進入點
組合含義
“補充進入點”可理解為在原有流程、系統或論述中增加新的介入位置或方法。例如:
使用建議
該短語多用于需要擴展或優化結構的場景,強調通過新增入口實現完整性。造句示例:“這份方案需補充進入點,以覆蓋更多用戶需求。”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進一步分析其指向的領域(如技術、管理或日常場景),以便更精準地匹配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