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trival grammar
commonness; banality; humdrum; platitude; prosaism; triteness; triviality
【計】 trival
grammar
在漢英詞典與語言學交叉領域中,"平凡文法"對應的英文術語為"ordinary grammar"或"commonplace grammar",指代語言系統中基礎性、常規性的語法規則體系。該概念包含三個核心維度:
結構特征 平凡文法體現為自然語言中最常見的句法範式,如漢語的"主-謂-賓"結構(如"我讀書")和英語的"SVO語序"(如"I read books")。這類結構具有高頻使用率和低認知負荷的特征,符合Chomsky提出的"核心語法"理論框架。
習得規律 根據北京語言大學漢語教育學院的研究,母語者通常在語言習得初期優先掌握平凡文法規則,其習得順序遵循由簡至繁的認知規律。例如漢語量詞"個"的泛化使用早于專用量詞體系的确立。
跨語言共性 牛津大學比較語言學實驗室通過語料庫分析發現,不同語系的平凡文法在深層結構上存在顯著共性,如名詞短語的修飾語前置傾向(如漢語"紅蘋果"對應英語"red apple")。
在計算語言學領域,平凡文法被應用于自然語言處理的基礎模型構建。哈爾濱工業大學社會計算與信息檢索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基于平凡文法規則的算法在基礎句法分析任務中達到78.3%的準确率。
Chomsky N.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MIT Press. 1965.
李宇明. 兒童語言的發展.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5.
Dryer MS. The 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s Online. Leipzig. 2013.
劉挺, 車萬翔. 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深度學習. 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 2021;17(2):34-41.
“平凡”是一個形容詞,指普通、平常,缺乏特别之處或突出品質。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詳細解析:
該詞源自宋代朱熹《齋居感興詩》序,原指“思緻平凡”,後擴展為描述普遍存在的普通狀态()。需注意,平凡并非貶義,而是強調常态與大衆化特征()。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成語搭配,可參考《齋居感興詩》或現代詞典中的擴展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