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niascape; potted landscape
盆景(Penjing)是中國傳統園林藝術中的重要分支,指在淺盆中以植物、山石、水土等元素為基礎,通過藝術構思和修剪技藝創造出的微型自然景觀。該詞在漢英詞典中常被譯為"penjing"或"landscape in a pot",與日本"bonsai"(盆栽)存在文化淵源但藝術表現形式不同。
從藝術構成分析,盆景包含三大核心要素:
據故宮博物院文物研究顯示,盆景藝術可追溯至唐代章懷太子墓壁畫中的侍女捧盆造景形象,至明清時期形成樹木盆景、山水盆景、水旱盆景三大類别。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019年特展"中國盆景:自然的縮影"曾展出清代紫砂盆石榴盆景,印證其曆史地位。
現代盆景分類依據《中國盆景分類标準》(GB/T 38216-2019)可分為:
來源參考:
盆景是中國傳統藝術的重要形式,以植物、山石、水土等為材料,通過藝術加工在盆中再現自然景觀,具有以下特點:
盆景是一種以微縮手法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通過植物、山石、盆器的組合,達到“縮地成寸、小中見大”的效果,被喻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
類型 | 特點 | 代表形式 |
---|---|---|
樹樁盆景 | 觀枝、葉、花、果四大類 | 嶺南派截枝蓄幹技法 |
山水盆景 | 分水景、旱景、水旱景 | 太湖石山水造景 |
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其審美體系影響了日本“盆栽”等東方園藝形式,現存宋代《十八學士圖》等古畫中可見早期盆景形态。當代盆景展評标準包含“勢、老、韻、意”四個維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