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賠償法英文解釋翻譯、賠償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act of indemnity; law of restitution

分詞翻譯:

賠償的英語翻譯:

compensate for; indemnify for; recompense; recoup; reimburse; remedy
【經】 amends; bote; claim; compensate; indemnification; indemnify; indemnity
make up; recompense; recoup; recoupment; recovery; remedy; reparation

法的英語翻譯: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專業解析

賠償法(Compensation Law)是調整因侵權行為、違約行為或法律規定導緻損害時,責任主體需承擔經濟賠償義務的法律規範總稱。在漢英法律術語體系中,其對應表述包括“Law of Compensation”“Damages Law”或“Remedies Law”,具體語境需結合責任類型和法系差異區分。

從法律構成看,賠償法包含三大核心要素:

  1. 責任基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65條,侵權行為需滿足“過錯責任”或“無過錯責任”要件,例如産品缺陷緻損適用嚴格責任原則(《民法典》第1202條)。合同法領域的賠償則依據《民法典》第577條,以違約為前提。
  2. 賠償範圍:包括直接損失(如醫療費用)、間接損失(如誤工收入)及法定情形下的精神損害賠償(《民法典》第1183條)。英美法系中的“懲罰性賠償”(Punitive Damages)在特定侵權案件中也具有適用性。
  3. 計算标準:中國司法實踐采用“填平原則”,即損失金額需與實際損害相當,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

國際比較層面,大陸法系(如德國《民法典》第823條)與普通法系(如美國《侵權法重述》)在賠償構成要件、免責事由上存在體系化差異。權威研究可參見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UNCITRAL)關于損害賠償的立法指南及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中的法律指标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賠償法主要指調整因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造成損害後,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制度。以下是核心内容的綜合說明:

一、基本概念

  1. 定義
    賠償法特指《國家賠償法》,是國家對行使公權力過程中侵犯公民、法人合法權益造成的損害進行賠償的法律規範總稱。其核心在于“違法行使職權”導緻損害,區别于合法行為造成損失的“國家補償”。

  2. 賠償主體

    • 賠償請求人:受害公民本人,若死亡則由其繼承人或有扶養關系的親屬申請。
    • 賠償義務機關:實施侵權行為的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

二、適用範圍

  1. 行政賠償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人身權或財産權的情形,例如:

    • 人身權侵害:違法拘留、非法拘禁、暴力緻傷緻死等;
    • 財産權侵害:違法罰款、查封財産、錯誤征收等。
  2. 司法賠償(刑事賠償)
    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侵犯合法權益的情形,如:

    • 錯誤拘留、逮捕或判決;
    • 刑訊逼供或違法使用武器緻人傷亡。

三、賠償方式與标準

  1. 主要方式
    以支付賠償金為主,財産能返還或恢複原狀的優先處理。

  2. 計算标準

    • 人身自由損害:按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每日賠償金;
    • 生命健康損害:包括醫療費、誤工費(最高5倍年平均工資)及死亡賠償金。

四、重要原則

  1. 時效適用
    侵權行為發生在2010年12月1日後的適用修正後的《國家賠償法》;此前發生但持續至該日後的也適用新法。

  2. 舉證責任
    賠償義務機關需對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

五、與其他賠償的區别

如需了解具體案件中的賠償計算或程式,可參考《國家賠償法》全文(如、11、12)或咨詢法律專業人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