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granulae effervescentes
【化】 effervescence
【醫】 effervescence
【醫】 granula; granule
1. 中文定義與英文對應術語
泡騰粒劑(pào téng lì jì)指一種含有泡騰崩解劑的顆粒狀固體劑型。其英文标準譯名為"Effervescent Granules",由藥物成分、酸源(如枸橼酸)、堿源(如碳酸氫鈉)及輔料組成,遇水産生二氧化碳氣體,使顆粒迅速崩解溶解。該定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制劑通則中“顆粒劑”與“泡騰制劑”的技術要求 。
2. 核心制備工藝與作用機制
酸-堿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其化學方程式為:
$$ ce{3HCO3- + H3C6H5O7 -> 3CO2 ^ + 3H2O + C6H5O7-} $$
該過程符合《美國藥典》(USP-NF)對泡騰制劑的質量控制标準 。
兼具顆粒劑的便攜性與泡騰片的速溶性,適用于兒童、老年及吞咽困難患者,溶解後形成均一溶液,生物利用度高。
3. 臨床應用與權威指南
泡騰粒劑廣泛用于解熱鎮痛(如布洛芬泡騰顆粒)、維生素補充(如維生素C泡騰顆粒)及電解質調節(如口服補液鹽)。《歐洲藥典》(Ph. Eur. 11.0)明确要求其崩解時限不超過5分鐘,且溶液pH值需符合給藥途徑的安全範圍 。
4. 質量評價關鍵指标
依據全球三大藥典(ChP/USP/Ph.Eur)共識,質量控制需涵蓋: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泡騰粒劑是一種特殊劑型的顆粒制劑,其特點、成分及使用注意事項如下:
泡騰粒劑含有碳酸氫鈉(弱堿)和有機酸(如枸橼酸、酒石酸),遇水時兩者發生酸堿中和反應,釋放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形成“沸騰狀”溶液。這種反應使顆粒迅速崩解,藥物均勻分散,達到快速溶解的效果。
總結來說,泡騰粒劑通過化學反應實現快速溶解,兼具便捷性和高效性,但需嚴格按使用方法操作以确保安全有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