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ordectomy
ask; cable; demand; dull; large rope; rope; search
【醫】 band; cable; chord; chorda; chordae; chordo-; cord; funicle; funiculus
funis; leash
belt; bring; strap; strip; take; wear
【計】 tape
【化】 band
【醫】 balteum; band; belt; chord; chorda; chordae; chordo-; cingule; cingulum
cord; desmo-; girdle; ribbon; strap; strip; taenia; taenia-; taeniae
tape; teni-; tenia; zona; zone
【經】 belt
resection
【醫】 ectomy; excision; exeresis; exsection
索帶切除術(Cordectomy)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領域的一種手術,主要用于治療聲帶相關病變。該術語由“cord”(指聲帶)和“-ectomy”(切除術)組合而成,字面含義為“聲帶部分或全部切除”。根據喉科手術分類标準,該術式根據切除範圍可分為4種類型:
解剖學定義
手術涉及切除真聲帶的黏膜層及固有層,適用于聲帶白斑、角化症等癌前病變。根據《喉顯微外科學》記載,标準術式需在支撐喉鏡下使用CO₂激光進行精确切除,保留聲帶肌層以維持基本發聲功能。
臨床適應症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臨床指南指出,該手術主要適用于:
功能影響評估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研究顯示,I型切除(僅黏膜層)術後平均基頻損失約30-50Hz,III型切除(達聲韌帶)可能導緻持續性聲嘶,需配合術後嗓音康複訓練。術後6個月嗓音障礙指數(VHI)評分改善率達78%。
手術演進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記載,傳統冷器械切除已被激光顯微手術取代,最新經口機器人手術(TORS)可将手術精度提升至0.1mm級,出血量控制在5ml以下。
索帶切除術(法語:débrider)是醫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其核心含義是通過手術方式切除或松解限制組織活動的異常纖維索帶。該術語在不同醫學場景中有以下解釋和應用:
指通過手術切開或清除限制性纖維索帶,常見于兩種場景:
該術語在法語醫學文獻中常與以下概念關聯:
建議具體診療時需結合臨床檢查結果,不同部位的"索帶"對應完全不同的解剖結構,切勿混淆概念。如需手術細節,可參考專業醫學詞典或咨詢專科醫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