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holdings of shares
"所持有的股份"指股東依法在股份有限公司中登記注冊并實際擁有的股權份額。該權利包含資産收益(如分紅)、參與重大決策(如股東大會投票)及選擇管理者等法定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4條)。
在英美法系中對應"shares held" 或"shareholding",特指股東名下登記的股權資産(Black's Law Dictionary,第11版)。例如:
"The shares held by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ccounted for 70% of the total equity."(機構投資者所持股份占總股本的70%)
股份代表對公司淨資産的所有權份額,其價值隨公司資産變動而波動(《元照英美法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
股東有權按持股比例獲取股息分配(dividend distribution),如騰訊控股2023年每股派息2.4港元(騰訊年報)。
股東可依法轉讓、質押所持股份(《證券法》第37條),但需遵守限售期等監管規定。
據特斯拉2023年年報披露,埃隆·馬斯克通過信托直接持有特斯拉13%股份(約4.11億股),享有對應比例的超級投票權(Tesla 10-K Filing)。
權威參考來源:
所持有的股份是指股東在公司資本中所占的投資份額,是股東權益的體現,代表對公司部分資産的所有權。以下從定義、權利、義務及注意事項四方面詳細解釋:
資本份額
股份是股東對公司資本的投資比例,代表其在公司中的所有權份額。例如,某公司總股本為100萬股,持有1萬股即代表擁有1%的股份()。
不可分割性
股份是公司資本的最小單位,通常不可再分割。例如,一股普通股即代表一個完整的權益單元()。
法律屬性
根據《公司法》,股份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決策參與權
包括參加股東大會、表決重大事項(如選舉董事、批準財務報告)等()。
資産收益權
按持股比例分配利潤(股息、紅利),并優先認購新增資本()。
知情與監督權
可查閱公司章程、財務報告等經營信息,并對公司管理提出質詢()。
股份處置權
可依法轉讓、贈與或質押股份()。
出資義務
需按認購的股份足額繳納出資,貨币或非貨币資産均需實際交付()。
責任限制
以出資額為限承擔公司債務,不得損害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
遵守章程
需服從公司章程及法律約束,如禁止退股(特殊情形除外)()。
公司自持股份的限制
公司原則上不得持有自身股份,若因合并或減資等原因取得,需在10日内注銷()。
股份類型差異
普通股與優先股的權利不同,優先股通常無表決權但享有固定收益()。
代持風險
股權代持需籤訂合法協議,但實際股東可能面臨權益糾紛()。
以上内容綜合了《公司法》條款及實務解釋,如需完整法律條文或案例,可參考來源網頁(如、5、7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