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extremitas acromialis claviculae
鎖骨肩峰端(Acromial end of clavicle)是鎖骨外側末端的關鍵解剖結構,其拉丁文為"extremitas acromialis claviculae"。該部位呈現扁平狀骨性突起,與肩胛骨的肩峰形成肩鎖關節(acromioclavicular joint)。
從解剖學角度分析,此結構具有三個典型特征:
該部位的臨床重要性體現在肩鎖關節脫位分級診斷中,根據Rockwood分類标準,Ⅲ型以上損傷需手術幹預(《坎貝爾骨科手術學》第14版)。在影像學檢查中,正常肩鎖關節間隙應小于3mm,超過此數值提示可能存在關節分離(AJRCCM放射學指南)。
漢英詞典對照顯示,該術語對應"acromial extremity of clavicle"(Stedman's醫學詞典),部分文獻也使用"lateral end of clavicle"作為同義表述(《解剖學名詞》官方譯本)。其胚胎發育源自中胚層間充質細胞分化,約在胚胎第7周形成初級骨化中心(Langman's胚胎學教科書)。
鎖骨肩峰端是鎖骨的外側部分,與肩胛骨的肩峰相連,構成肩鎖關節。以下是具體解析:
鎖骨整體呈"S"形,外側1/3向後凸彎,末端扁平形成肩峰端。該端通過肩鎖關節與肩胛骨的肩峰連接,表面覆蓋關節軟骨,周圍有三角肌附着點。其下方存在喙鎖韌帶(錐狀韌帶和斜方韌帶),對維持肩鎖關節穩定性至關重要。
鎖骨肩峰端骨折或脫位多因直接撞擊或跌倒導緻。若伴隨肩鎖韌帶或喙鎖韌帶斷裂,可能引發關節脫位,需通過手術修複。此外,反複磨損可能引發肩峰撞擊綜合征。
總結來看,鎖骨肩峰端是肩部力學和靈活性的關鍵結構,損傷程度需結合韌帶完整性及關節對位情況綜合評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