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飼料"是畜牧業與養殖業中的基礎物質概念,其漢英對應詞為"feed"或"fodder"。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飼料指能提供動物所需營養的物質,包括植物性原料(如玉米、豆粕)、動物性原料(如魚粉)及工業合成添加劑。英文術語"feed"在Cambridge Dictionary中被定義為"food given to animals",強調其作為生物生長能量來源的功能屬性。
從專業分類看,飼料可分為三大體系:①粗飼料(roughage),如牧草、稭稈,含高纖維成分;②精飼料(concentrate),包含玉米、大豆等能量密集型原料;③配合飼料(compound feed),按照動物營養需求科學配比的混合物料。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指出,現代飼料工業需遵循《飼料衛生标準》(GB 13078)進行生産管理。
營養學角度分析,飼料必須包含六大要素:水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及維生素。美國飼料管理協會(AAFCO)制定的營養标準顯示,育肥豬飼料粗蛋白含量需達16-18%,蛋雞飼料鈣含量應維持在3.5-4.0%區間。這些數據印證了飼料配方的科學性要求。
在應用層面,飼料通過物理加工(粉碎、制粒)、生物處理(發酵)和化學改良(添加酶制劑)等方式提升利用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24年報告指出,全球配合飼料産量已達12.8億噸,中國占比31%居首位,凸顯其在現代農業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飼料是用于飼養動物的食物總稱,狹義上主要指農業或牧業中牲畜、家禽等所食用的物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飼料指能被動物采食、消化吸收且無毒無害,并提供營養的所有物質。其核心功能包括:
常見原料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魚粉、氨基酸、雜粕、乳清粉等十餘類。粗蛋白質(含氮化合物)和粗纖維(如纖維素、木質素)是重要指标。
按成分與用途
按加工形式
包括幹草、谷物、顆粒飼料等,不同動物種類及生長階段需定制配方。
主要用于畜牧業、寵物養護、水産養殖等場景,通過科學配比滿足動物生長需求。
若需進一步了解飼料添加劑或具體配方,可參考權威農業資料或行業标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