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urpence
four
【醫】 quadri-; Quat; quattuor; tetra-
penny
【經】 penny
“四便士”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英國舊貨币體系中的特定面值單位,對應英文“four pence”或“fourpenny”。該詞具有曆史貨币與特定用法的雙重含義:
貨币單位釋義
在1971年英國貨币十進制改革前,1英鎊=20先令,1先令=12便士,因此四便士(4d)相當于1/3先令或1/60英鎊。該單位曾用于标注商品價格,例如19世紀英國郵政信件基礎費用為“四便士”(即“Penny Post”初期資費。現存曆史文獻中可見四便士銀币(fourpenny piece)的記載,其直徑為20毫米,重量約1.9克(數據來源:《牛津英語詞典》)。
特殊領域引申義
在傳統木工行業中,“fourpenny nail”指長度為1.5英寸(約3.8厘米)的釘子,該術語源自四便士硬币的直徑與釘頭規格的對應關系(參考:大英百科全書金屬加工條目)。此類行業術語至今仍用于北美建築領域。
文化隱喻
英語諺語“as bright as a fourpenny piece”形容事物嶄新光亮,源自四便士銀币流通時的光澤特性(例證見《柯林斯英語習語詞典》)。該表達常見于19世紀文學作品中,如狄更斯小說對市井生活的描寫。
關于“四便士”的含義,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便士(penny)是英國的輔币單位,類似于中國的“分”。自1971年英國貨币改革後,1英鎊=100新便士。因此,“四便士”即4個便士硬币,對應0.04英鎊的貨币價值。
曆史與使用
便士作為小額貨币單位曆史悠久,中世紀時即為流通銀币。現代英國流通的便士硬币面值包括1p、2p、5p等,但“四便士”并非實際存在的硬币面值,通常指代4個1便士的累加金額。
引申含義
在中文語境中,“便士”有時被用作成語,比喻“微小的錢財”或“價值不高的事物”。例如“連一便士都不值”形容毫無價值。
與其他貨币的關聯
英國舊貨币體系中,1先令=12便士,1英鎊=20先令(即240便士)。1971年十進制改革後,1英鎊=100新便士,簡化了換算關系。
注:若需了解當前彙率下的四便士對應人民币金額,建議通過銀行或權威金融平台查詢實時數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