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data description entry
data
【計】 D; data
【化】 data
【經】 data; datum; figure; quantitative data
【計】 description entry
eye; item; order
【化】 mesh
【醫】 order
"數據描述項目"在漢英詞典語境下指用于系統記錄和管理數據集特征的結構化方案(Data Description Project)。根據《牛津英漢雙解計算機詞典》,該術語包含三個核心要素:
元數據框架:通過ISO/IEC 11179标準定義的數據元素命名規範,包含數據格式、取值範圍和采集方式等特征描述。國家标準GB/T 33478-2016《數據質量評價指标》規定其需涵蓋17項基礎元數據。
标準化模闆: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發布的《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要求采用結構化模闆記錄數據集的采集時間、空間範圍、更新頻率等動态屬性。
質量控制體系:包含數據完整性校驗規則和版本控制機制,參考IEEE 730-2014标準中關于數據質量驗證的9項核心指标。
該術語在科研數據管理平台(如ScienceDB)和政務數據開放平台的實際應用中,通常以機器可讀的XML或JSON格式實現跨系統交互。美國國家信息标準組織(NISO)将其歸類為"數據治理基礎組件"。
“數據描述項目”這一表述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側重的解釋,以下是綜合多角度的詳細說明:
在項目管理場景下,數據描述項目指通過量化指标和可視化工具,對項目執行過程進行多維度的數據化監控與分析。主要包含五大核心數據類别():
在數據分析領域,數據描述項目指對原始數據進行探索性分析的預處理階段,包含三個層次():
從技術實現角度看,數據描述項目涉及對數據屬性的規範化定義():
該術語的具體含義需結合應用場景判斷:在項目管理中側重狀态監控,在數據分析中強調預處理,在數據管理中關注規範化定義。實際應用中常需結合工具(如Power BI、Tableau)實現數據可視化呈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