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degree of hydration
【醫】 hydration
consideration; tolerance; degree; limit; linear measure; surmise; estimate
extent
【計】 degrees; k.w.h.
【化】 dimension; kilowatt hour
【醫】 Deg.; degree
【經】 degree
水化度(Degree of Hydration)是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的重要概念,指物質與水分子結合形成水合物的程度。在漢英詞典中,該術語對應英文表述為 "hydration degree" 或 "hydration level",常用于描述礦物、高分子材料(如水泥、石膏)或生物分子(如蛋白質)中水分子的結合狀态。
從化學結構分析,水化度包含兩個核心維度:
在工業應用中,水化度的測定直接影響材料性能。以波特蘭水泥為例,其28天水化度達到65-75%時可獲得最佳抗壓強度(ASTM C150标準)。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顯示,膠原蛋白的水化度每提升10%,組織彈性模量可增加15-20%(Nature Materials, 2020)。
權威文獻《膠體與表面化學原理》(Principles of Colloid and Surface Chemistry)指出,水化度的量化需結合熱重分析(TGA)和核磁共振(NMR)技術,其中脫附活化能計算是驗證數據準确性的關鍵參數。
水化度(Degree of Hydration)是一個化學及材料科學領域的專業術語,指物質與水發生水化反應的程度,通常用于描述特定化合物或材料中結合水的比例。
定義
水化度表示物質中參與水化反應的組分占總組分的百分比。例如在水泥硬化過程中,水化度指已與水反應的水泥礦物(如矽酸三鈣C₃S)占總水泥礦物的比例。
應用領域
影響因素
水化度受溫度、反應時間、水灰比等因素影響。例如,高溫環境通常會加速水化反應,但過高溫度可能導緻反應不完全。
水化度與“含水率”不同,前者特指化學結合的水分子,後者泛指材料中總水分含量(包括遊離水)。在工程領域,精确測定水化度對材料性能預測至關重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