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後純利英文解釋翻譯、稅後純利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net profit after taxation
分詞翻譯:
稅的英語翻譯:
duty; geld; tax
【經】 imposition; impost; tariff; tax
後的英語翻譯:
after; back; behind; offspring; queen
【醫】 meta-; post-; retro-
純利的英語翻譯:
net profit
【經】 net profit
專業解析
稅後純利 (Shuì Hòu Chún Lì),英文對應術語為Net Profit After Tax (NPAT),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核心績效指标,指企業在特定會計期間(通常為一個財政年度)内,扣除所有營業成本、費用、利息、以及最重要的企業所得稅後,最終歸屬于股東或所有者的淨利潤。它反映了企業在履行完所有法定義務(尤其是納稅義務)後的真實盈利能力。
核心含義解析
-
“稅後” (After Tax):
- 明确指在計算利潤時,企業所得稅已被扣除。企業所得稅是企業根據其應納稅所得額(Taxable Income)按適用稅率計算并繳納給政府的稅金。
- 這是區别于“稅前利潤”(如 EBIT - 息稅前利潤,或 EBT - 稅前利潤)的關鍵點。
-
“純利” (Net Profit / Pure Profit):
- 強調這是企業收入經過所有必要扣減後的最終剩餘金額。這些扣減包括:
- 營業成本:生産或采購商品、提供服務的直接成本。
- 營業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等運營開支。
- 財務費用:如貸款利息支出。
- 其他收支:非經常性損益(如資産處置損益)。
- 所得稅費用:如前所述的企業所得稅。
- 因此,“純利”代表了企業在該期間内真正賺取的、可供股東分配或留存再投資的資金。
計算公式
稅後純利的計算遵循标準的利潤表結構:
begin{align*}
text{營業總收入} - text{營業總成本} &= text{營業利潤}
text{營業利潤} + text{營業外收入} - text{營業外支出} &= text{利潤總額}
text{利潤總額} - text{所得稅費用} &= text{稅後純利}
end{align*}
其中,所得稅費用 =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應納稅所得額通常在利潤總額基礎上,根據稅法規定進行納稅調整後得出。
與相關術語的辨析
- 淨利潤 (Net Profit / Net Income):在絕大多數財務語境下,淨利潤即等同于稅後純利。兩者均指扣除所有成本、費用、損失及所得稅後的最終利潤。
- 稅前利潤 (Profit Before Tax - PBT):指尚未扣除所得稅費用的利潤。稅後純利 = 稅前利潤 - 所得稅費用。
- 毛利潤 (Gross Profit):僅指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或銷售成本),未扣除其他任何費用和稅金。
- 營業利潤 (Operating Profit):指毛利潤減去營業費用(銷售、管理、研發等)後的利潤,通常未扣除利息和所得稅。
重要性及應用
稅後純利是衡量企業最終財務績效和股東價值創造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 盈利能力評估:是計算關鍵財務比率(如淨資産收益率 ROE、每股收益 EPS)的基礎,用于評估企業為股東創造回報的效率。
- 股利分配基礎:公司向股東支付現金股利的主要資金來源通常是累積的稅後純利(未分配利潤部分)。
- 企業估值依據:在股票估值模型(如股息貼現模型、自由現金流模型)中,稅後純利或其衍生指标是核心輸入變量。
- 内部決策支持:管理層依據稅後純利評估業務線、項目的盈利性,進行投資和戰略決策。
- 外部比較基準:投資者、分析師和債權人普遍使用稅後純利及其增長率來比較同行業不同公司的表現和財務健康狀況。
權威參考來源:
-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 《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及具體應用指南(定義利潤構成要素): http://kjs.mof.gov.cn/zt/kjzzss/
- 國家稅務總局 - 企業所得稅相關政策法規庫(理解“應納稅所得額”與“所得稅費用”): http://www.chinatax.gov.cn/n810341/n810765/index.html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與格式準則(規範利潤表披露): http://www.csrc.gov.cn/csrc/c101802/c1812177/content.shtml
- 《英漢證券投資詞典》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Securities Investment) - 對 Net Profit After Tax (NPAT) 的标準釋義。
-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 (IASB) - 《國際會計準則第1號:財務報表列報》 (IAS 1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 定義利潤表結構與項目: https://www.ifrs.org/issued-standards/list-of-standards/ias-1-presentation-of-financial-statements/
網絡擴展解釋
稅後純利(又稱淨利潤、純利潤)是指企業在扣除所有成本、費用及所得稅後的最終盈利,反映了企業實際可支配的利潤。以下是詳細解釋:
-
定義與計算
稅後純利 = 利潤總額 × (1 - 所得稅率)。
其中,利潤總額需先扣除運營成本(如原材料、人工、管理費用)、稅費(如增值稅)及其他支出(如利息),再繳納企業所得稅後的剩餘部分。
-
核心意義
- 體現企業真實盈利能力,是評估經營效益的關鍵指标。
- 直接影響股東分紅和企業再投資能力。
-
與相關概念的區别
- 利潤總額:未扣除所得稅的利潤,稅後純利需在此基礎上減掉所得稅。
- 毛利潤:僅扣除直接成本(如生産成本),未包含稅費和間接費用。
-
應用場景
稅後純利常用于企業財報分析、投資決策及績效評估,幫助判斷企業長期生存能力和回報潛力。
如需更具體的行業案例或會計處理細節,可參考權威財務教材或專業數據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