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霜英文解釋翻譯、霜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frost; frostlike powder; hoarfrost; white
【醫】 cream; cremor; frost

相關詞條:

1.hoarfrost  2.rime  3.chill(ing)  

例句:

  1. 大哥在窗戶上繪制了多麽美麗的圖案。
    Look what pretty patterns Jack Frost has painted on the windows.
  2. 能凍死園中的植物。
    Late frosts are ruination for the garden.
  3. 在一年中的這個時候,下也是可能的,雖然可能性并不大。
    Frost is possible, although unlikely, at this time of year.
  4. 清晨地裡覆蓋着一層白
    The field was covered with rime in the early morning.
  5. 凍死了我們的幾株幼苗。
    Frost has killed several of our young plants.
  6. 寒冷的天氣使窗子上結滿了
    The cold has frosted the windows.
  7. 使花凋謝了。
    Frost blasted the blossoms.
  8. 清晨,草上覆蓋着一層白
    The grass was covered with frost in the early morning.

專業解析

以下是關于漢語詞彙"霜"的漢英詞典釋義詳解,内容綜合權威詞典定義與語言文化背景,引用來源均為學界公認的經典工具書:


一、核心釋義

  1. 自然現象

    指地表水汽遇冷(0℃以下)凝結的白色冰晶,常見于秋冬清晨。

    英文對應:frost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水汽在溫度降到0℃以下時凝成的白色冰晶。"

    《牛津英漢漢英詞典》: "frost: a thin layer of ice that forms on surfaces outdoors when temperatures fall below freezing."

  2. 類比引申義

    • 白色粉末狀物

      如糖霜、柿霜等,因形态相似得名。

      英文對應:frost-like powder

      《漢英大辭典》(第3版):"喻指白色粉狀物,如‘鹽霜’。"

    • 冷酷嚴肅的氣質

      如"冷若冰霜",形容人态度嚴峻。

      英文對應:frosty; austere

      《新世紀漢英大詞典》:"比喻神色嚴肅:他面如~。"


二、文化隱喻與複合詞

  1. 時間象征

    "風霜"喻人生磨難(如"飽經風霜"),"霜鬓"指白發,暗示衰老。

    英文對應:hardships (風霜); grey hair (霜鬓)

    《中華漢英大詞典》(上卷):"霜鬓:grey temples, symbolizing aging."

  2. 科學術語擴展

    • 霜凍(frost):農業災害現象
    • 霜期(frost season):年均霜出現時段

      《中國大百科全書·大氣科學卷》:"霜凍對作物的危害機制……"


三、權威定義補充

物理學角度

霜的形成需滿足:


主要參考文獻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ISBN 978-7-100-12450-8

  2. 《牛津英漢漢英詞典》(第2版)

    牛津大學出版社,ISBN 978-0-19-929853-2

  3. 《漢英大辭典》(第3版)

    吳光華主編,上海譯文出版社,ISBN 978-7-5327-4878-3

  4. 《中華漢英大詞典》(上卷)

    陸谷孫主編,複旦大學出版社,ISBN 978-7-309-11529-8

  5. 《大氣科學辭典》

    編委會,科學出版社,ISBN 978-7-03-055006-1


❄️ 釋義涵蓋語言學、文學隱喻及科學定義三重維度,符合漢英詞典的交叉闡釋傳統。

網絡擴展解釋

“霜”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涵蓋自然科學現象、物理特性及文學意象等方面。以下從不同維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科學定義與形成條件

  1. 物理本質
    霜是近地面的水蒸氣在溫度低于0℃時,直接凝華(氣态→固态)或由露滴凍結而成的白色松脆冰晶。其形成需滿足以下條件:

    • 低溫環境:地表或物體表面溫度≤0℃,但氣溫可能仍高于0℃。
    • 濕度與天氣:晴朗、微風、濕度高的夜晚利于水汽聚集并凝華。
  2. 形成過程
    夜間地表因輻射冷卻迅速降溫,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接觸低溫物體表面後,直接凝華為冰晶(如樹枝、草葉上的霜),或先凝結成露再凍結為冰珠(如地面霜層)。

二、字義與引申義

  1. 基本含義

    • 自然現象:指白色冰晶,常見于秋冬至初春的清晨,如“霜降”“霜凍”。
    • 物理特性:結構松散、易融化,氣象學分為“初霜”(秋季首次)和“終霜”(春季末次)。
  2. 比喻與象征

    • 顔色:形容白色,如“霜鬓”(白發)、“霜刃”(雪亮的刀刃)。
    • 品格:喻高潔堅貞,如“霜操”(高尚節操)、“霜骨”(清冷風骨)。
    • 時間:代指秋季或年歲,如“十霜”表示十年。

三、相關影響與注意事項

霜常伴隨霜凍,可能對農作物造成凍害,需加強農業防護。此外,霜的形成與地表溫度關系密切,與氣溫存在差異,需注意氣象預報中的具體指标。

如需進一步了解霜的分類或文化意象,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文獻,或查閱氣象學專業資料。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