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donee
accept; bear; endure; recieve; stand; suffer
present
human; fellow; human being; individual; man; people; person; soul
【醫】 anthropo-; homme; man
受贈人(Donee)是法律和合同領域的重要概念,指在贈與行為中接受財産或權益的一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将財産無償給予受贈人且受贈人表示接受的協議。
從英美法系視角,Black's Law Dictionary将"donee"定義為接受禮物、捐贈或授權的主體,其權利範圍受贈與人(donor)意圖和法律條款約束。受贈人的法律地位包含三個核心要素:
在稅務處理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受贈人取得的偶然所得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但直系親屬間贈與可享受免稅政策。
受贈人與受益人(beneficiary)存在本質區别:前者基于贈與合同直接取得權益,後者則通過信托或遺囑等間接方式獲得權益。該區分在英美財産法判例Re Adams v Kensington Vestry (1884)中已确立司法标準。
在法律關系中,“受贈人”指接受贈與財産或權利的一方,是贈與行為的核心主體。以下從四個維度詳細說明:
受贈人是指基于贈與人自願無償轉移財産的意思表示,明确接受該財産的自然人、法人或組織。例如甲将房屋贈與乙,乙即為受贈人。其核心特征包含:
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
權利内容 | 限制情形 |
---|---|
取得財産所有權 | 未完成財産轉移前,贈與人可撤銷 |
請求履行贈與 | 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權益時可被撤銷 |
特殊保護(如房屋贈與) | 公益性贈與不得任意撤銷 |
需特别注意:根據,在伊斯蘭教法中,臨終前遺贈視為遺囑轉讓,此時受贈人不能是法定繼承人。這種特殊規定體現了不同法系對受贈人資格的差異化認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