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incentive industry
accept; bear; endure; recieve; stand; suffer
encourage; arouse; buoy; foster; put a premium on; reanimate; spirit; uphold
urge
【經】 incentive; spur
industry
【經】 industry; manufacture
"受鼓勵工業"在漢英詞典中通常對應"encouraged industries"或"promoted industries",指政府通過政策傾斜、財政補貼或稅收優惠等方式重點扶持的産業領域。根據《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這類産業需符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例如新能源裝備制造、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産業。
從國際标準看,世界銀行将此類産業定義為"priority sector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強調其在促進就業、技術創新和環境保護中的三重價值。以歐盟2023年發布的《綠色新政産業計劃》為例,清潔能源設備制造、電池回收等産業被列為重點鼓勵對象,相關企業可獲得最高40%的研發費用補貼。
在具體實施層面,這類産業通常具備以下特征:(1)符合國家/地區中長期發展規劃;(2)具有技術溢出效應;(3)能帶動産業鍊協同發展。例如中國工信部公布的《産業基礎創新發展目錄》中,工業機器人、高端醫療器械等23個細分領域被明确列為鼓勵類項目。
“受鼓勵工業”是一個政策導向性術語,通常指在特定國家或地區政策框架下,由政府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措施重點扶持的工業類型。以下是詳細解釋:
“受鼓勵工業”的英文對應詞為incentive industry(),其核心特征是政策傾斜性,即通過法規或目錄明确鼓勵發展的工業領域。例如,海南自貿港将符合《鼓勵産業目錄》且主營業務占比超60%的企業定義為“鼓勵類工業企業”()。
産業導向
通常包括高新技術、綠色能源、先進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例如海南自貿港鼓勵的電子計算機工業、高性能材料工業()。
經濟作用
分為生産資料類(如重工業)與生活資料類(如輕工業),但受鼓勵的工業更側重技術密集型和可持續發展領域()。
例如,某地區為促進環保産業發展,将新能源設備制造納入“受鼓勵工業”目錄,相關企業可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率(常規稅率為25%)。
如需了解具體地區的鼓勵産業目錄,可參考當地發改委或自貿區政策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