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under attack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受到攻擊”的核心含義及對應英文表達如下:
指人或事物遭受武力、言論、系統入侵等形式的主動侵害或打擊。強調被動承受的負面行為,隱含防禦或受害狀态。
be attacked
最通用譯法,涵蓋物理、言語、網絡等多場景。
例:平民受到攻擊 → Civilians were attacked.
(參考《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10版)
come under attack
強調“正處于被攻擊過程中”,含持續遭受壓力之意。
例:政府政策受到攻擊 → Government policies came under attack.
(參考《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第6版)
be subjected to an attack
書面化表達,突出“被迫承受”的被動性。
例:服務器受到黑客攻擊 → Servers were subjected to a cyber attack.
(參考《柯林斯英漢雙解詞典》)
計算機領域
指系統遭遇惡意入侵(如黑客、病毒),譯為be compromised 或suffer a breach。
例:防火牆受到攻擊 → The firewall was compromised.
(參考IEEE計算機協會網絡安全術語指南)
軍事/法律語境
需區分“遭受非法攻擊”(be unlawfully assaulted)與“合法軍事打擊”(be engaged by enemy forces)。
(參考《布萊克法律詞典》第11版)
權威來源說明:本文釋義整合自牛津大學出版社、培生教育出版集團、柯林斯出版社等權威詞典的漢英對照條目,以及IEEE、法律專業機構的術語标準,确保學術性與實用性統一。
“受到攻擊”是一個常見的漢語短語,其核心含義是指某個主體(如人、設備、系統、觀點等)遭受來自外部的主動侵害或破壞行為。以下是不同語境下的具體解釋和示例:
指人或物體被武力、武器等直接侵害。例如:
指計算機系統、服務器或數據遭遇黑客入侵、病毒傳播等惡意行為。例如:
指個人或團體在名譽、觀點等方面遭到批評、诽謗或輿論打壓。例如:
生物體遭受病毒、細菌或捕食者的侵害。例如:
如果需了解特定領域(如法律定義、技術防護措施)的詳細内容,可進一步補充說明具體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