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utiful
defend; guard; keep watch; observe
devoir; one's duty
【法】 duties
"守本分的"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可歸納為以下三個層面:
一、詞義解析 該詞組由"守"(shǒu)與"本分"(běnfèn)構成複合結構。"守"作動詞指遵守、保持,《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遵循;依照"。"本分"在《現代華語詞典》中被解釋為"本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英語對應詞包括"duty"和"obligation"。組合後的完整詞義為:安于所處地位或環境,恪守職責範圍内的行為準則。
二、語用特征 在具體語境中,"守本分的"常作形容詞性短語,修飾對象涵蓋個人品德、職業操守等範疇。牛津漢英詞典收錄的典型譯法包括:"law-abiding"(側重守法層面)、"dutiful"(強調義務履行)、"conscientious"(體現道德自覺)。該表達在雙語對照文本中多用于描述具有穩定社會秩序的群體特征,如:"守本分的公民是社會穩定的基石"(Conscientious citizens form the cornerstone of social stability)。
三、文化内涵 此概念植根于儒家"安分守己"的倫理傳統,《論語·學而》中"君子務本"的論述可視為其思想淵源。在跨文化交際中需注意其與英語"conformist"的本質區别:前者強調積極履行責任,後者側重被動順從。據《漢英對比語言學》研究顯示,該詞組的正面評價色彩在雙語轉換時需通過語境補償才能準确傳達。
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現代華語詞典》;牛津大學出版社《牛津高階漢英雙解詞典》;中華書局《論語譯注》;北京大學出版社《漢英語言文化對比研究》
“守本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結合不同來源的釋義綜合理解如下:
指個人在言行舉止中遵循自身身份、地位或環境所對應的責任與義務,強調安于本責、不逾越界限。
該詞可追溯至《國語·周語中》“以恪守業則不懈”及《大學》“物有本末,事有始終”,強調對根本秩序的尊重。
守本分被視為維護社會和諧的基礎。若人人能明确自身定位并盡責,可減少沖突,促進穩定。
總結來看,“守本分”既包含對個人行為的約束,也蘊含傳統文化中“知先後、明本末”的哲學思想,是一種平衡自我與社會關系的處世态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