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substantive matter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實質問題”(substantive issue)指涉及事務核心、根本性質或關鍵權利義務的争議點,區别于程式性、形式化問題。其解釋需結合法律、商業及日常語境,以下為權威解析:
實質問題指案件或争議中直接影響當事人實體權利與義務的核心争議,如合同效力、侵權責任、財産權歸屬等。與之相對的“程式問題”(procedural issue)則涉及訴訟流程(如管轄權、舉證期限)。
來源:《元照英美法詞典》定義“substantive issue”為“實體法上的争點”;聯合國國際法院案例中,“substantive issues”指需裁決的實體權利争議。
在商業談判或政策制定中,實質問題指影響最終結果的核心條款或條件,例如價格、所有權轉移、風險分配等。例如:“雙方已解決程式分歧,正就實質問題進行磋商”(The parties resolved procedural disputes and are negotiating substantive issues)。
來源:劍橋商務英語詞典将“substantive”解釋為“涉及核心要點的”(relating to the essential points)。
類型 | 實質問題(Substantive Issue) | 程式問題(Procedural Issue) |
---|---|---|
焦點 | 權利義務、責任歸屬、經濟利益 | 流程規則、時間節點、形式要件 |
解決依據 | 實體法(如合同法、物權法) | 程式法(如民事訴訟法) |
實例 | 合同是否違約、損害賠償金額 | 訴訟時效是否過期、證據提交是否合規 |
“原告的訴求涉及兩個實質問題:一是被告是否構成欺詐,二是損失計算方式。”
(The plaintiff’s claims involve two substantive issues: fraud and damages calculation.)
“峰會避開了實質問題,僅就合作框架達成形式共識。”
(The summit avoided substantive issues and reached a nominal agreement on cooperation.)
權威參考來源:
“實質問題”指事物或現象中涉及本質、核心内容的議題,強調對内在屬性或真實情況的探讨。以下從定義、特點、應用等方面詳細解釋:
本質屬性
實質問題聚焦于事物的根本性質或内在規定性,而非表面現象。例如哲學中探讨的“實質”即事物必然固有的特性。
實際内容
這類問題需要直接面對核心矛盾或真實需求,如法律案件中判定責任歸屬時需分析實質證據而非程式細節。
類型 | 關注點 | 示例 | 來源 |
---|---|---|---|
實質性問題 | 核心内容與内在矛盾 | 政策改革中的公平性設計 | |
程式性問題 | 方法與執行順序 | 政策實施的步驟和流程規範 |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實質問題”強調對事物根本屬性的探究,其解決往往直接影響最終結果。在具體應用中需結合領域特點,穿透表象直達核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