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使用價值英文解釋翻譯、使用價值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use value
【經】 use value; value in use

分詞翻譯:

價值的英語翻譯:

price; cost; merit; purchase; use; value; worth
【醫】 value
【經】 value; worth

專業解析

使用價值(英文:Use Value)是經濟學中的核心概念,指物品或服務能夠滿足人類某種實際需求的屬性。其本質在于物品的有用性,而非交換關系。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礎定義

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使用價值是商品二因素之一(另一因素是價值)。它反映的是物與人的關系,即商品通過其物理、化學或功能屬性直接滿足人的生存或發展需求。例如:

來源: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1867),強調商品的自然屬性與人類需求的直接聯繫


二、漢英詞典釋義

《新世紀漢英大詞典》将其定義為:

使用價值(shǐyòng jiàzhí)

n.Use Value

The inherent utility of a commodity in satisfying human wants, independent of its exchange value.

來源:《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第二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三、關鍵特征

  1. 客觀性

    由商品的物理屬性(如鋼材的硬度、糧食的營養成分)決定,具有物質基礎。

  2. 多樣性

    同一商品可有多種使用價值(如木材可建房、造紙、取暖)。

  3. 非量化性

    使用價值是質的概念(如"水能解渴"),無法用統一單位衡量,區别于交換價值的量化特征。

來源:亞當·斯密《國富論》(1776)對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的區分


四、與交換價值的區别

維度 使用價值 交換價值
本質 滿足需求的有用性 商品交換的比例關系
屬性 自然屬性 社會屬性
存在形式 永恒存在(任何社會形态) 商品經濟的特有範疇

來源:大衛·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1817)


五、現代經濟學延伸

在效用理論中,使用價值可理解為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的基礎——物品的價值取決于其滿足最後單位需求的效用。例如:

來源:卡爾·門格爾《國民經濟學原理》(1871),奧地利學派主觀價值論


引用文獻

  1. Marx, K. (1867). Das Kapital, Volume I. Hamburg: Verlag von Otto Meissner.
  2. A New Century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 (2009).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 Smith, A. (1776).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London: W. Strahan and T. Cadell.
  4. Ricardo, D. (1817). 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London: John Murray.
  5. Menger, C. (1871).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Vienna: Wilhelm Braumüller.

網絡擴展解釋

“使用價值”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核心概念,指物品或服務能夠滿足人類某種具體需求的屬性。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定義

使用價值是商品二重性之一(另一個是價值),強調物品本身的實用性。例如:

2. 核心特征

3. 與相關概念的關系

||使用價值|價值|交換價值| |---|---|---|---| |屬性|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價值表現形式| |來源|物質本身|人類抽象勞動|市場供求關系| |衡量|具體效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交換比例|

4. 現實意義

5. 經典理論溯源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強調:“物的有用性使物成為使用價值”,但使用價值“隻是在使用或消費中得到實現”()。這揭示了商品必須通過實際使用才能完成其功能閉環。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