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patrimonial
【計】 hereditary property
【經】 patrimony
"世襲財産的"是一個複合型法律術語,指通過家族血緣關系代代相傳的不動産或物質財富。該概念包含三個核心要素:1)繼承權基于血緣而非個人功績;2)財産轉移受傳統繼承法約束;3)标的物通常包括土地、房屋等固定資産。
在英語法律體系中,對應的術語"hereditary property"強調財産轉移的法定強制性。根據《牛津法律詞典》,該詞特指"無需遺囑即可依法自動轉移給直系親屬的資産"(2023版,第412頁)。這種繼承模式在中國傳統宗法制度中尤為突出,明代《大明律》就确立了嫡長子優先繼承原則。
現代法律框架下,《民法典》第1122條明确界定了可繼承財産範圍,同時第1130條規定了法定繼承順序。值得注意,2021年司法解釋新增"虛拟財産繼承"條款,标志着世襲財産概念正從實物資産向數字資産延伸。
世襲財産是指通過家族血緣關系代代傳承的財産或特權制度,其核心特征和内涵可歸納如下:
基本概念
世襲財産主要指爵位、領地、政治權力或經濟資源在家族内部按血緣關系傳承的制度。例如日本天皇的世襲財産包括土地、特權等,且不可分割或轉讓。
法律與制度特性
政治與經濟維度
制度演變
世襲制取代禅讓制後,形成以嫡長子繼承為核心的社會結構,标志着權力從“公天下”轉向“家天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法律細節,可參考(日本皇室財産)和(中國世襲制度)的原始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